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萘二酚的双Salamo型金属配合物合成、结构、荧光及催化活性研究
【6h】

基于萘二酚的双Salamo型金属配合物合成、结构、荧光及催化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1 Salen型及Salamo型配体简介

1.2 Salamo型金属配合物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儿茶酚酶活性

1.3.2 儿茶酚简介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创新点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6.1 试剂与药品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方法

2 配体H4L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3 5-乙氧基-2-胺氧氮次甲基酚的合成

2.1.4 配体H4L的合成

2.2 结果与讨论

2.2.2 核磁氢谱

2.2.3 红外光谱分析

2.2.4 紫外光谱分析

2.2.5 荧光光谱分析

2.3 小结

3 钴(Ⅱ)系列同核及异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光谱性质及与儿茶酚酶活性研究

3.1 实验部分

3.2.1 元素分析

3.2.2 红外光谱分析

3.2.3 荧光光谱分析

3.2.4 紫外滴定光谱分析

3.2.5 晶体结构分析

3.2.6 X-射线粉末衍射(PXRD)分析

3.2.7 儿茶酚酶活性研究

3.3 小结

4 锌(Ⅱ)系列异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谱性质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异核配合物([Zn2Ca(L)(OAc)2]·CHCl3(4))的合成及晶体制备

4.2.1 元素分析

4.2.2 红外光谱分析

4.2.3 紫外滴定光谱分析

4.2.4 荧光光谱分析

4.2.5 晶体结构分析

4.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的四肟配体(H4L),并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等表征,最终确定合成的化合物即为我们的目标产物。我们将得到的目标产物与不同的过渡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Co(OAc)2·4H2O; Zn(OAc)2·2H2O; Ba(OAc)2; Sr(OAc)2; Ca(OAc)2)反应,进而获得了Co(Ⅱ)和Zn(Ⅱ)两个系列6种配合物:[Co3(L)(OAc)2(CH3CH2OH)(H2O)](1),[Co2Ba(L)(OAc)2](2),[Co2Ca(L)(OAc)2]·CHCl3(3),[Zn2Ca(L)(OAc)2]·CHCl3(4),[Zn2Sr(L)(OAc)2](5),[Zn2Ba(L)(OAc)2](6),并分别对它们做了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最终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
  对Co(Ⅱ)系列配合物,研究了其儿茶酚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乙腈溶液中,配合物1,2和3分别表现出良好的儿茶酚酶氧化活性。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可以观察到在催化反应中,儿茶酚(3,5-DTBCH2)被催化氧化为相应的醌(3,5-DTBQ),从而确定了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由于配合物1的反应规律符合酶动力学方程,即米氏方程,故我们对配合物1的催化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然后利用双倒数法作图,拟合出了催化反应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最终计算出配合物1的催化常数。
  配合物1:化学组成为C40H45Co3N4O16,Mr=1014.60,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a=11.1657(8)(A),b=13.5989(9)(A), c=28.9628(17)(A),α=90.00°,β=96.758(7)°,γ=90.00°,Z=4, V=4367.2(5)(A)3, R1=0.0553, wR2=0.1192;
  配合物2:化学组成为C38H38BaCo2N4O14,Mr=1029.9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 a=12.6248(5)(A),b=13.3958(6)(A),c=15.2840(6)(A),α=110.4800(10)°,β=101.1890(10)°,γ=99.6460(10)°, Z=2, V=2296.13(17)(A)3, R1=0.0306, wR2=0.0751;
  配合物3:化学组成为C39H39CaCl3Co2N4O14,Mr=1052.05,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 a=12.5212(8)(A), b=13.1612(10)(A), c=13.3725(8)(A),α=82.562(2)°,β=80.553(2)°,γ=86.513(2)°,Z=2,V=2153.8(3)(A)3, R1=0.0530, wR2=0.1438;
  配合物4:化学组成为C39H39CaCl3N4O14Zn2,Mr=1064.94,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 a=12.4374(17)(A),b=12.9596(18)(A),c=13.3757(19)(A),α=84.531(12)°,β=80.178(12)°,γ=86.928(11)°, Z=2,V=2113.1(5)(A)3, R1=0.0617, wR2=0.1279;
  配合物5:化学组成为C38H38N4O14SrZn2,Mr=993.11,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12.5470(19)(A),b=13.3336(19)(A),c=15.453(2)(A),α=111.202(5)°,β=101.075(5)°,γ=100.367(5)°, Z=2,V=2275.7(6)(A)3,R1=0.0644, wR2=0.1073;
  配合物6:化学组成为C38H38BaN4O14Zn2, Mr=1042.81,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 a=12.6093(11)(A), b=13.4496(12)(A), c=15.4036(14)(A),α=111.422(8)°,β=100.715(7)°,γ=99.989(7)°, Z=2, V=2304.7(4)(A)3, R1=0.0774, wR2=0.1638。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