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形貌控制
【6h】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形貌控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的发展现状与意义

1.2纳米材料的概念及分类

1.2.1纳米材料的概念

1.2.2纳米材料的分类

1.3 纳米微粒的基本理论

1.4金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制备

1.4.1 金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1.4.2金纳米材料的制备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第2章 金纳米片的低温水相还原法制备及其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2实验过程

2.2结果与讨论

2 2.1 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2.2.2纳米片的XRD分析

2.2.3 纳米片的UV-vis光谱分析

2.2.4纳米片的生长机理分析

2.3 结论

第3章硝酸诱导金纳米带的晶种法制备及光谱表征

3.1 实验部分

3.1.1试剂与仪器

3.1.2实验过程

3.2结果与讨论

3.2.1 肖酸体积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3.2.2纳米带的UV-vis光谱分析

3.2.3纳米带的生长机理分析

3.3 结论

第4章水相还原法制备金纳米颗粒

4.1 实验部分

4.1.1试剂与仪器

4.1.2实验过程

4 2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体积NaOH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4.2.2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4.3 结论

第5章探索性实验-低温水相法制备金纳米棒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1.2实验过程

5.2 结论

总 结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金纳米颗粒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化学性质,使其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在超分子、生物化学等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金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状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同维度的金纳米结构单元的制备、组装、表面改性与应用的研究异常活跃,成为当前纳米材料研究的主导方向之一。 本文设计了简单实用的水相还原法,合成了金纳米片、金纳米带以及金纳米颗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电子透射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它们的生长机理。本文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金纳米片的低温水相还原法制备及其表征 采用PVP作表面活性剂,抗坏血酸(AA)还原氯金酸(HAuCl4)的方法制备了单晶金纳米片,利用TEM、HRTEM、SAED、XRD、UV—vis对产物进行了形貌分析和结构表征,发现产物沿纳米片{111}密排面生长。紫外可见光谱中除出现了位于580nm的弱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SPR)和位于975nm处的强SPR吸收峰外,首次发现在740nm和835nm处同时出现了较难观察到的两个四极巨共振峰。 (2)硝酸诱导金纳米带的晶种法制备及光谱表征 首次采用晶种法,由小尺寸纳米片在硝酸诱导作用下通过表面偶极作用进行的自组装,制备出了单晶金纳米带。利用TEM、HRTEM、UV—vis、SAED对产物进行了形貌分析和结构表征,发现纳米带是由纳米片边对边组装而成。UV—vis显示产物出现了位于550nm的微弱吸收峰和位于975nm处的强吸收峰,分别起源于纳米带横轴直径与长轴方向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3)水相还原法制备金纳米颗粒 采用晶种还原法,在反应体系中添加不同体积的NaOH,制备出了球形金纳米颗粒。采用TEM、UV—vis对产物进行形貌分析和结构表征。UV—vis显示产物出现了位于500~600nm的强吸收峰。当NaOH的体积增加至2mL时,体系的反应速度明显变大,产物的UV—vis光谱表明该实验条件下所得的球形颗粒的尺寸明显变小,分散性好,并且该产物的TEM照片显示所得产物为球形金纳米颗粒的自组装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