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小儿血管瘤演变中的作用
【6h】

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小儿血管瘤演变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写词

前言

第一部分 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小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体外培养小儿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实验一血管瘤内皮细胞体外培养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二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体外培养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小儿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及消退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1.收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2009年未经其他治疗、单纯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血管瘤的标本31例,结合Mulliken分类法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对血管瘤进行分类和分期,免疫组化检测并比较增生期血管瘤和消退期血管瘤组织中mTOR、p70S6K-α的表达水平。
   2.用组织块法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待长成单层细胞以后传代,建立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系,观察其增殖特征,并用第Ⅷ凝血因子相关抗原进行鉴定。同步化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瘤内皮细胞mTOR、p70S6K-α的表达水平,同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周期的变化;并分析mTOR、p70S6K-α的表达水平与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周期的分布及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3.待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换无血清培养液孵育48h使细胞同步化,然后分别加入O,雷帕霉素10nmol/L,继续孵育24h,细胞刮刀收集细胞,检测血管瘤内皮细胞mTOR、p70S6K-α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周期的分布。
   结果:
   1.18例增殖期血管瘤mTOR、p70S6K-α的积分光密度分别为6336.48±1655.89,588.72±223.87;13例消退期血管瘤mTOR、p70S6K-α的积分光密度分别为846.22±297.09,3235.64±947.77;血管瘤增殖期p70S6K-α的积分光密度明显低于消退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管瘤增殖期mTOR.的积分光密度明显高于消退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
   2.培养的血管瘤内皮细胞于4天后开始贴壁生长,一周后只有少量细胞铺展贴壁生长,两周后开始生长分裂,三周后细胞歼始快速生长,四周后细胞铺满板底。用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所分离的内皮细胞呈上皮细胞形态。培养细胞第Ⅷ凝血因子相关抗原表达为阳性。
   3.mTOR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70S6K-α蛋白表达水平较低时,处于G0/G1期的细胞较少(55.95±4.38)%;mTOR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70S6K-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处于Go/G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77.86±8.18)%。
   4.雷帕霉素作用于体外培养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24小时后,细胞周期变阻滞在G1期,雷帕霉素作用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TOR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p70S6K-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
   结论:
   1.在血管瘤增生期mTOR高表达可能导致p70S6K-α的活化磷酸化,促进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由G0/G1进入S期,血管瘤呈快速增殖状态。而在血管瘤消退期,在某种机制作用下,mTOR表达减少,抑制了p70S6K-α的磷酸化,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进而促进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血管瘤表现出自然消退的趋向。
   2.体外培养的血管瘤内皮细胞中,mTOR高表达导致p70S6K的活化磷酸化,促进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由G0/G1进入S期,血管内皮细胞快速增殖;mTOR表达减少,抑制了p70S6K的磷酸化,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进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3.雷帕霉素可将体外培养的血管瘤内皮细胞滞留于G0/G1。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