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212公路陇南段泥石流发育特征与危险性预测研究
【6h】

G212公路陇南段泥石流发育特征与危险性预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1绪 论

1.1引言

1.2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1选题来源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现状

1.3.1泥石流研究简史

1.3.2泥石流理论

1.3.3泥石流减灾

1.3.4 工程区泥石流

1.3.5公路泥石流防治

1.4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研究内容

1.4.2主要进展

1.4.3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G212公路陇南段自然环境

2.1概述

2.1.1自然环境

2.1.2泥石流发育与区域自然环境

2.2地形地貌

2.3气候

2.3.1气温

2.3.2降雨

2.4植被

2.4.1植被水平分带

2.4.2植被垂直分带

3.区域地质环境

3.1区域地质构造

3.1.1研究区现今区域岩石圈动力学背景

3.1.2南北构造带

3.1.3西秦岭逆冲推覆构造带

3.1.4区域主要断裂构造

3.2地层、岩性

3.2.1地层分布

3.2.2 工程地质岩组

3.2.3 工程地质岩组与泥石流

3.3区域新构造特征

3.3.1新构造基本特征

3.3.2本区新构造活动与青藏高原隆起

3.3.3区域地震活动

4.泥石流发育特征

4.1区域泥石流空间分布特征

4.1.1泥石流空间分布

4.1.2泥石流的时间分布规律

4.2泥石流发育的主导因素

4.2.1地形地貌

4.2.2地质构造

4.2.3抬升作用对泥石流形成的控制作用

4.2.4地震对泥石流的控制作用

4.2.5地层岩性

4.2.6降雨条件

4.3甘家沟泥石流研究

4.3.1地形特征

4.3.2地质条件

4.3.3气候条件

4.3.4泥石流特征

4.3.5泥石流的危害

4.4小结

5.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5.1与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概念

5.2.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5.2.1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5.2.2.泥石流危险性分析

5.2.3泥石流危险因子分析

5.2.4泥石流危险度计算

5.2.5危险度计算结果检验

5.3泥石流危险性预测

5.3.1地貌发育期

5.3.2区域气候变化

5.4泥石流防治

5.4.1泥石预警预报

5.3.2公路泥石流防治措施

6.结论与建议

6.1主要结论

6.2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依托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项目,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查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泥石流发育特征的第一手资料。在深入认识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发育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从区域泥石流形成背景条件入手,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自然条件、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和区域新构造运动在泥石流形成中的作用。地貌、构造、岩性、地震活动及降雨与泥石流形成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影响本区泥石流发育的基本前提条件,并据此对部分泥石流沟进行泥石流危险度定量评价,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依据泥石流发育条件的变化趋势,对本区泥石流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气候变化对本区影响显著,气候变暖,季风活动加强,将使本区暴雨增多。研究区的降雨量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可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影响泥石流发育的危险因子中,降雨是最为活跃的因子,地形高差、主沟比降、流域面积、松散堆积物等其他因子一旦形成,在短时间内不易变化。降雨量增加,无疑会增大泥石流的危害,G212公路建设应充分考虑未来泥石流的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