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假二元微乳液临界现象研究
【6h】

假二元微乳液临界现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一章前言

§1-1.表面活性剂

§1-2.微乳液

§1-3.相变与临界现象

§1-4.临界指数

§1-5.临界态理论及关于链分子的LGW模型

1.平均场理论

2.三维Ising理论

3.标度律

4.重整化理论

5.链分子Landau-Ginsburg-Wilson模型

§1-6本论文工作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控温与测温

§2-1.恒温槽的构造

§2-2.控温装置与原理

§2-3.测温装置、原理及二级铂电阻的标定

第三章临界组成的确定和(T-Tc,n)共存曲线的测定

§3-1.临界组成测定原理

§3-2.样品的配制和临界组成、临界温度的确定

§3-3.温度—折射率共存曲线

第四章标准曲线的测定及共存曲线的转化

§4-1.标准曲线的确定原理

§4-2.(T-φ)和(T-ψ)的转化

第五章实验结果及讨论

§5-1.假二元微乳液体系的临界行为

§5-2.盐对微乳液临界行为的影响

1.盐对临界温度和临界组成的影响

2.盐对临界指数的影响

3.序参量的优越性比较

4.盐对指前因子B的影响

5.有效临界指数βeff

§5-3.非水微乳液体系的临界现象

1.非水微乳液体系的临界温度和临界组成

2.不同链长的非水极性体系的临界指数

3.非水极性系列微乳液体系的序参量优越性比较

4.正构烷烃的链长对临界性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硕博连读)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1.图表列举1

附录1.图表列举2

附录1.图表列举3

附录1.图表列举4

附录1.图表列举5

附录2.温度控制示例

展开▼

摘要

多组分微乳液体系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看作假二元体系。本论文分别研究了二价无机盐BaCl2、正构烷烃的链长对假二元微乳液体系临界行为的影响。在固定[水]/[AOT]的摩尔比为40.8,BaCl2的质量百分浓度在0~5.0×10-4范围内,采用“折射率”法得到了含不同盐浓度的六个微乳液(AOT/水/正癸烷/BaCl2)体系的温度-折射率共存曲线。在固定[DMA]/[AOT]的摩尔比为2.86,采用类似的研究方法获得了四个非水微乳液体系(AOT/DMA/正构烷烃)的温度-折射率共存曲线。将温度-折射率共存曲线转化为温度-体积分数共存曲线和温度-有效体积分数,并由共存曲线获得临界指数β,指前因子B,Wegner校正项和共存半径ρd。  研究结果表明:含盐微乳液体系的临界指数β随二价阳离子无机盐BaCl2浓度增大而增大,从0.325逐渐增大到0.365,由3D-Ising类别向Fisher重整化类别过渡;非水微乳液体系的临界行为符合3D-Ising理论。本论文还讨论了临界温度Tc,临界体积分数φc及指前因子B的变化规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