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沉积地层与构造研究
【6h】

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沉积地层与构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1、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地质概况

1.1区域地质背景

1.2深部地质结构

1.3基底性质

1.4研究概况

1.5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2、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地层特征

2.1主要地层单元

2.2主要剖面描述

2.3地层年代格架

2.4层序地层分析

3、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构造特征

3.1构造单元

3.2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4、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构造演化与动力学分析

4.1前人研究概况

4.2盆地边界性质

4.3盆地动力学分析

5、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油气聚集

5.1烃源岩及生烃特征

5.2生储盖组合

5.3油藏生成的主控因素

6、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柴西)是柴达木盆地主要的石油富集区,界于阿尔金山和昆仑山造山带之间,盆地构造的发育演化受北侧阿尔金山走滑和南侧昆仑山北缘断裂的共同影响,导致盆地西部地区构造变形复杂化。长期以来,在该区地层层序、构造格架认识上众说纷纭,极大影响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把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作为统一的研究对象,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地质、地震、测井等多种手段,对柴西地区的地层与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1)以全盆地标准地层描述为基础,分析了该区七个泉剖面和干柴沟剖面特征,重新厘定了地层的时代。依据沉积-构造序列为划分原则,将本区层序划分为2个一级层序,12个二级层序和56个三级层序。 (2)采用地震剖面连片解释的方法,厘定二级构造单元的划分原则,划分出四个二级构造单元。从西南到东北依次为:七个泉-红柳泉冲断褶皱带;阿哈提-干柴沟北斜滑冲断带;咸水泉-红沟子挤出楔前缘冲断带;月牙山冲断-超覆带。 (3)以构造运动学分析为基础,结合板块构造学说及盆山耦合理论,系统地分析盆地边界性质,分布于小红山-干柴沟北和犬牙沟南侧地区的逆冲型盆地边界,受始新世以来挤压斜滑构造运动的控制;分布于红柳泉、七个泉西和红沟子-月牙山-带的盆地边界为超覆、挤压逆冲型,受控于古近纪以来阿尔金造山带的挤压冲断作用。 (4)运用石油地质学“生、储、盖、圈、运、保、”的理论对油气资源进行评价,认为该区有两种油气藏类型——以阿哈提-干柴沟北走滑冲断为界,有深、浅两套油气藏:深层是原生油气藏(E-N<,1>);浅层是次生油气藏(N<,2>)。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因而,合理解释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的地层和构造特征对盆地西部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