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危组与低中危组临床指标的对比分析
【6h】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危组与低中危组临床指标的对比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不同危险组年龄、性别的比较

2.3不同危险组首次血小板的比较

2.4不同危险组早幼粒细胞百分比的比较

2.5不同危险组首次凝血及纤溶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3.1 年龄、性别

3.2 血小板

3.3骨髓早幼粒细胞百分比

3.4凝血及纤溶指标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APL患者高危组、低中危组间临床指标(年龄、性别、血小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骨髓早幼粒细胞百分比)的关系,从而寻找APL相关的危险指标,以提高临床警惕性,进一步降低初诊APL的死亡率。
  方法:收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74例初治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 NCCN指南,根据首次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进行危险分层,将其分为两组:高危组(白细胞>10×109/L)及低中危组(白细胞≤10×109/L)。用SPSS软件包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血小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骨髓早幼粒细胞百分比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果:74例初治APL患者,高危组22例,低中危组52例,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如下:
  1.性别:高危组男性9例,占40.9%,女性13例,占59.1%;低中危组男性22例,占42.3%,女性30例,占57.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911>0.05)。
  2.年龄:高危组平均年龄37.86±12.58岁,低中危组为32.23±12.72岁,高危组平均年龄较低中危组大,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85>0.05)。
  3.骨髓早幼粒细胞百分比:高危组82.48%±10.00%,低中危组为80.52%±11.02%,两组早幼粒细胞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79>0.05)。
  4.血小板:高危组平均血小板值31.29×109/L±19.68×109/L;低中危组为35.44×109/L±33.49×109/L,两组血小板均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423>0.05)。
  5.凝血及纤溶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高危组平均值为 PT=19.56±3.16秒,低中危组为PT=16.89±3.61秒,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2<0.05)。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高危组平均值为APTT=48.55±8.00秒,低中危组APTT=42.18±8.31秒,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9<0.05)。纤维蛋白原(FIB):高危组平均值为FIB=1.46±0.79g/L,低中危组FIB=1.76±0.96g/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74>0.05)。D-二聚体:高危组阳性19例,阳性率86.4%;低中危组:阳性40例,阳性率76.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56>0.05)。
  结论:除白细胞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作为初诊APL危险程度的评估指标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