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技术时代的安乐死
【6h】

技术时代的安乐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资料

四、研究思路及难点

第二章 什么是安乐死

第一节 两种死亡图景

第二节 安乐死的历史和概念

第三节 安乐死的定义

第四节 安乐死的分类

一、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

二、自愿安乐死、非自愿安乐死和不自愿安乐死

三、直接安乐死和间接安乐死

第三章 安乐死的争议

第一节 死亡权利之争

一、从宗教的观点看

二、生命的自然归属

三、生命的自主性

四、伦理化的生命

第二节 生命价值的争论

第三节 道德滑坡的担忧

第四章 安乐死的技术控制特征

第一节 死亡定义的技术难题

一、解读维奇死亡定义理论

二、现代死亡定义的困境

第二节 技术对死亡意义的剥夺

一、死亡意义的探讨

二、技术时代死亡意义的剥夺

第三节 安乐死的技术干预

第五章 安乐死的出路

第一节 以往的尝试和局限

一、伦理学和制度的尝试

二、临终关怀

第二节 回归本己的死亡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从死亡哲学和技术哲学的角度,探讨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安乐死问题。传统的死亡观念下,安乐死作为一种死亡状态,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在技术时代安乐死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争议。本文力图从死亡的技术支配切入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技术时代的安乐死,是指将某个人从不可治愈的疾病、不可忍受的折磨或是无尊严的死亡中解脱出来的、结束人的生命的行动或实践。安乐死的争议是多方面的,包括人是否有死亡的权利、生命质量与寿命长短哪个更重要,以及安乐死是否会引起道德滑坡。安乐死的历史已经向人们展示:古代安乐死并没有产生争议,因此安乐死问题实际上就是现代安乐死问题。人们往往把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安乐死的背景,但是问题的出现恰恰是技术对死亡的控制和支配造成的,把现代技术隐退到安乐死问题的背景中去,是忽略了技术对安乐死问题的根源性影响。
  现代技术对安乐死的控制主要表现在技术对死亡的控制和对安乐死的控制两个方面。就前者而言,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技术理性逐渐支配人的生活乃至死亡过程。现代技术把人异化为可以拆解的机器,医学技术越发达,人的这种异化程度就越高。这种割裂人体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的做法,产生了新型病人和新的问题,冲击着传统的人的观念和死亡的观念。同时,在技术时代,人们对死亡的控制取代了对死亡的敬畏,死亡的意义也渐渐被剥夺了。死亡之意义的丧失,使人们把死亡看作是应当克服的事件,而不是自己应当亲身经历的与生命共在的可能性,死亡不再表征人的自由。就后者而言,技术时代的安乐死不是基于自然死亡的死亡状态,而成为了一种手段,一种提前结束生命的手段,一种区别于自杀和谋杀的死亡手段。对安乐死的期待不是人自主的选择,而是技术主宰的结果。技术以其强大的力量给了人们以自信,于是人将自己交付给了技术,希望以技术消除死亡。技术全面干预和控制着死亡,当技术不能避免死亡,更不能消除随之而来的痛苦的时候,人才希求以安乐死的方式来结束生命。现代安乐死更多的蕴含就是加速死亡,安乐死并不意味着死亡意义的重新获得,不是人对死亡反省的结果,而是对技术的绝望。
  有关安乐死的争议源于现代技术对死亡的干预和控制,使得安乐死沦为一种死亡方式,用传统的死亡观念为支持或反对现代安乐死做辩护。安乐死争议的消除,不仅需要建立一种普遍的关于生命和死亡的观念,更需要理解现代技术的本质,从而消除技术对人的支配,使人在死亡中得到自由,回归本真的死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