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型期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6h】

转型期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农村弱势群体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救助的涵义与社会转型

(二)人权保障理论

(三)社会公正理论

(四)和谐社会理念

三、转型期关注和救助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关注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是全社会的责任

(二)关注和救助农村社会弱势群体是建设农村现代化的需要

(三)关注和救助农村社会弱势群体是缓解社会排斥的有效途径

(四)关注和救助农村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四、甘肃省农村弱势群体问题的实证分析

(一)甘肃省农村弱势群体的构成及现状

(二)甘肃省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面临的困境

五、解决转型期农村社会弱势群体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二)完善非政府组织(NGO)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救助

(三)实施对农村弱势群体伦理关怀

六、总结和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 谢

展开▼

摘要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三农”问题举足轻重,然而在城市弱势群体日益受到理论和政策关注的同时,农村弱势群体却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导致社会阶层结构的迅速擅变,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农村弱势群体未能充分地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解决农村弱势群体这一重大难题,这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在,也是形势所然,农村弱势群体的命运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制约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甘肃省农村弱势群体难以迅速改善贫困的生存状态,不平等的心态以及现有的社会救助体系的不完善或缺失,使其存在的社会负面效应及消极影响得到进一步的放大,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正是基于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问题展开的,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的背景、现状和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社会救助的涵义与社会转型、人权保障理论、社会公正理论和和谐社会理念,为保护弱势群体提供了理论源泉;第三部分重点阐明了转型期关爱和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第四部分以甘肃省为例,归纳了甘肃省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其构成,分析了转型期甘肃省农村弱势群体面临的困境;第五部分,提出了转型期解决农村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构建完善的救助体系,完善非政府组织(NGO)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实施伦理关怀,是本文的落脚点和重心;第六部分,试述研究结论和展望。由此,本文将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由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的构思和设计,以期对解决我国农村弱势群体开辟一条可行的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