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次分散脾动脉栓塞法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分次分散脾动脉栓塞法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2方法

2 结果

2.1 A、B两组术前基本临床资料的比较

2.2 A、B两组病例PSE术后外周血血细胞计数比较

2.3 A、B两组术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变化

2.4 A、B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2.5 A、B两组PSE术后后续治疗累计住院时间比较

2.6 A、B两组PSE术后脾脏梗死分布

3 讨论

3.1分次分散栓塞方法与一次性集中成片状栓塞方法比较

3.2 PSE术后脾脏梗死区域分布

3.3 两组栓塞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4 两组栓塞方法术后对肝功能影响

3.5 两组栓塞方法术后外周血血细胞改善比较

3.6 两组患者PSE术后后续治疗累计住院时间比较

3.7 小结

4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应用现状

致谢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分次分散脾动脉栓塞法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为肝硬化脾亢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探索新的栓塞方法。
  方法:收集2012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共41例。按治疗时间分为 A、B两组:2013年10月1日以前采取一次性集中成片状脾动脉栓塞法治疗的病例为A组,共25例;2013年10月1日以后采取分次分散脾动脉栓塞法治疗的病例为B组,共16例。B组病例首次栓塞术后2月内重复第2次栓塞治疗。观察时间按照首次栓塞术后计算,观察指标:术前及术后1周、2周、1月、2月、3月、4月、5月的外周血细胞(WBC、RBC、PLT)计数、肝功能 Child-pugh评分、腹痛发生率、腹痛 VAS评分及腹痛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后续治疗累计住院时间;计量资料以x±s表示,将相关指标应用SPSS17.0软件包作统计分析。
  结果:
  1.外周血细胞变化:术前及术后1周、2周、1月、2月、3月、4月、5月,WBC计数(×109/L):A组分别为2.07±0.46、9.10±1.79、7.20±1.12、6.63±1.05、5.98±0.69、5.12±0.65、4.83±0.56、4.58±0.49,B组分别为2.14±0.67、6.41±1.76、5.75±1.40、4.65±0.58、7.38±1.56、5.49±1.04、4.94±0.69、4.67±0.48;RBC计数(×1012/L):A组分别为3.83±0.38、3.78±0.35、3.81±0.36、3.85±0.40、3.82±0.34、3.95±0.32、4.05±0.62、4.13±0.42,B组分别为3.96±0.58、3.95±1.25、3.99±1.33、4.03±1.52、4.02±1.41、4.15±1.62、4.37±1.58、4.35±1.37;PLT计数(×109/L):A组分别为25.64±8.89、92.56±23.43、84.20±16.82、75.88±14.47、67.68±8.79、62.92±6.47、59.16±5.84、55.68±5.80,B组分别为29.44±10.00、54.38±9.24、69.06±6.91、62.06±6.22、74.75±10.65、84.94±19.23、68.38±12.67、63.56±6.44。两组术后各观察时间段WBC、PLT计数均高于术前,p为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4月、5月及B组术后3月、4月、5月RBC计数略高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他观察时间段RBC计数与术前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术后1周、2周、1月相同观察时间段,A组WBC计数均高于B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术后2月、3月、4月、5月A组WBC计数低于B组,其中术后2月、3月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月、5月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2周、1月相同观察时间段,A组PLT计数均高于B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术后2月、3月、4月、5月,A组PLT计数均低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间术后相同观察时间段RBC计数比较,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
  2.肝功能Child-pugh评分:A组术后1周、2周、1月、2月分别为10.08±1.70、10.20±1.47、9.40±1.19、7.40±1.78,高于术前5.84±0.85,p为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4月、5月分别是6.27±0.96、6.72±1.15、6.60±1.12,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1周、2周分别为8.69±1.74、7.68±0.87,高于术前5.75±0.68,p为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2月、3月、4月、5月分别是6.06±0.77、6.13±0.89、6.25±0.93、6.09±0.91、6.54±0.96,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术后1周、2周、1月、2月,A组均高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4月、5月,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
  3.PSE术后并发症:A组术后腹痛发生率、腹痛 VAS评分及腹痛持续时间分别是92%(23/25)、(58.76±30.14)分、(9.45±6.25)天;B组分别为50%(8/16)(、25.49±18.76)分、(3.20±3.15)天,两组比较,A组均高于B组,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中等量以上腹水、胸膜反应、脾脓肿A组分别是18例(72%)、16例(64%)、4例(16%),B组分别是3例(18.75%)、4例(25%)、0例,A组发生率高于B组。
  4.PSE术后后续治疗累计住院时间:A组为(17.45±7.25)天,B组(10.12±3.35)天,A组术后后续治疗累计住院时间长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分次分散脾动脉栓塞法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优于一次性集中成片状栓塞法,PSE术后外周血细胞改善明显、肝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后续治疗住院时间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