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毛冠菊根部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6h】

毛冠菊根部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毛冠菊根部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一.引言

二.结果与讨论

三.实验部分

3.1仪器与材料

3.2植物来源及鉴定

3.3提取与分离

3.4生物活性测试

四.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特殊结构类型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概述

一、概述

二、天然特殊结构类型的五环三萜化合物的类型及植物来源

2.1、各化合物的植物来源

2.2结构类型(文中的部分糖的缩写和结构图如下)

三、生物活性概述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部分化合物谱图:

展开▼

摘要

毛冠菊(Nannoglottis carpesioides Maxim.)属菊科(Compositae)毛冠菊属(Nannoglottis)植物,为我国特有属,共有9种,主要分布于海拔2400-4200米的青藏高原地区[1],生于高山灌丛草甸或亚高山寒温性针叶林中。到目前为止,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仅限于青海毛冠菊(N. ravida),而有关生物活性研究却未见报道。因此,本论文以毛冠菊(N.carpesioides)为研究对象,期望能对该属植物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本文首次对采自青海的毛冠菊(N.carpesioides)根部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的研究。采用常规的柱层析(CC)、制备薄层层析(PTLC)、中压液相色谱、葡聚糖凝胶LH-20等手段分离得到了31个化合物。利用各种现代波谱技术(HRESIMS、EIMS、IR、UV、CD、1H NMR、13C NMR、DEPT、1D-NOE、1H-1H COSY、HSQC、HMBC)及X-ray单晶衍射分析法,确定了31个化合物的结构,包括三萜(七个降碳三萜和一个扩环的五环三萜)、二萜、甾体、木脂素、长链酸(醇)、苯的衍生物,其中9个为新化合物,它们包括7个三萜(其中四个降碳三萜)和2个木脂素。
   此外,我们对化合物Nc1、Nc3、Nc5-Nc7、Nc9-Nc12、Nc17-Nc20采用MTT法测试了对人体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uman promyelocytic leukemia,HL-60 cells),人肝癌细胞(human hepatoma,HepG-2 cells)的抑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Nc9对HL-60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IC50=9.8μg/mL),Nc18对HL-60细胞具有中等的细胞毒活性(IC50=18.0μg/mL),Nc10对HepG-2细胞具有中等的细胞毒活性(IC50=26.3μg/mL)。同时,我们对以上化合物也进行了清除自由基ABTS*+和DPPH的活性筛选,实验结果显示Nc18、Nc19、Nc20对ABTS*+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IC50(μg/mL)值分别为12.2,9.7,12.2]。
   本文对特殊骨架类型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开环和降碳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本论文可望为从天然植物中寻找活性成分,并以此研究构效关系、植物分类学和新药筛选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为我国西部天然植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