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洮河干流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6h】

洮河干流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第2章研究方法介绍

2.1数理统计法

2.1.1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

2.1.2年内分配完全调节系数

2.1.3年内集中度、集中期

2.1.4变化幅度

2.1.5距平法

2.1.6变差系数和年际极值比

2.1.7模比系数差积曲线

2.2 Mann-kendall秩次检验法

2.3经验模态分解(EMD)法

2.3.1基本原理

2.3.2基本方法

第3章研究区概况

3.1基本情况

3.1.1自然地理

3.1.2地形地貌

3.1.3河流水系

3.1.4气象条件

3.1.5社会经济

3.2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情况

3.2.1水资源状况

3.2.2主要水利工程状况

3.2.3水资源开发状况

第4章洮河流域径流年内变化特征

4.1径流的年内变化

4.2径流不均匀性分析

4.3径流年内分配完全调节系数分析

4.4径流年内集中度、集中期分析

4.5径流变化幅度分析

第5章洮河径流年际变化特征

5.1径流的年际变化

5.2径流变差系数和年极值比

5.3径流模比系数差积曲线

5.4径流M-K秩次检验

5.5径流经验模态分解

第6章结论和建议

6.1结论

6.2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依据洮河流域上、中、下游的下巴沟、岷县、李家村、红旗四个控制水文站点实测月、年径流量资料,统一资料系列年限为1956-2006年共51年。对下巴沟站和岷县站径流资料系列进行插补延长,对李家村站和红旗站径流资料系列进行天然径流还原。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洮河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行了分析。
   50年代至今,洮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越来越低,上游向下游逐渐由均匀向不均匀变化。运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年内分配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和集中期、变化幅度等指标对径流年内变化进行分析,上述指标在洮河流域径流多年变化中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在流域上、中、下游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洮河全年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的7、8、9、10月,降水是洮河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
   洮河流域径流年际变化大,总体表现为逐渐减小的趋势,丰平枯水年交替出现。50、70、80年代为洮河径流平水期,60年代为洮河径流丰水期,90年代至21世纪初为洮河径流连续枯水期;各代表站平水年出现的次数最多,枯水年次之,丰水年最少。变差系数上游下巴沟站和下游红旗站相等,中游变差系数较大,表明洮河上游、下游径流年际变化稳定;中游有部分支流汇入,径流年际变化增大。年际径流量极值比和年际变化幅度自上游向下游逐渐减小;模比系数差积值中游岷县站和李家村站明显大于上游下巴沟站和下游红旗站,表明洮河中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剧烈,丰枯水期过程明显。洮河径流过程与降雨过程呈现对应关系,径流量随雨量的变化而变化,径流量有滞后现象。
   通过运用传统的M-K秩次检验和最新的EMD法研究洮河径流的突变性和周期性,结果表明:洮河流域年径流量总体有不显著的减少趋势,跃变显著;周期上表现出多个时间尺度的丰枯交替特征。径流减少主要发生在1969-1972年和1986-2002年;1967-1968年和2003-2006年径流增加显著,枯水年份多余丰水年份。2003年洮河径流由减少趋势向增大趋势突变;1988年、1989年、1991为径流减少趋势突变年份,自上游向下游突变年份表现出逐渐滞后的现象。
   洮河流域上、中、下游径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周期性波动规律。径流序列存在2-4a、4-12a、10-28a三类尺度的波动周期,其中2-4a和10-28a时间尺度变化较强。预测在2006年以后的2~7a洮河径流存在一个相对偏丰期,之后年径流量将由丰转为枯,呈逐渐下降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