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下肢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6h】

双下肢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和设备

1、主要仪器和设备

2、主要试剂

二、动物分组、建立模型及取材

1、实验动物分组:

2、模型建立:

3、标本的采集

4、相关指标的检测及方法

三、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动脉血气PaO2、 A-aDO2及RI的变化

二、肺组织MDA、SOD的变化

三、肺组织IQA值的变化

四、肺组织凋亡细胞的变化

五、肺组织Bcl-2、Bax的变化

六、AI、SOD、MDA与Bcl-2/Bax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总结

综述远程缺血预处理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细胞凋亡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采用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对双下肢远程缺血预处理后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MDA、SOD、细胞凋亡指数(AI)、Bcl-2/Bax及血气分析的变化,探讨双下肢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清洁级日本大耳白兔18只,体重2.0-2.5kg,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对照组(S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组(R组)。参照Sekido介绍的方法(略加改造)复制兔肺缺血再灌注模型:于胸骨旁左侧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向头侧剪断第8-6肋骨,开胸暴露左肺门并留置阻断带,在呼气末阻断左肺门60min为缺血期,随后开放阻断带恢复左肺供血和通气为再灌注期。阻断左肺门前经耳缘静脉给予低分子肝素1 mg·kg-1抗凝。远程缺血预处理组(R组)在开胸左肺门放置阻断带稳定30min后用阻断带在兔双下肢根部同时阻断下肢血流造成双下肢缺血10min,以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不到股动脉搏动为准,然后松开阻断带再灌10min,重复三次。30min后结扎左肺门60min,然后恢复灌注180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在左肺门放置阻断带后旷置90min,在呼气末阻断左肺门60min制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为缺血期,以左肺不张为准,60min后松开结扎线,恢复灌注180min,只在双下肢松绕阻断带但不行双下肢缺血。假手术组(S组)只在左肺门放置阻断带但不结扎肺门及只在双下肢松绕阻断带但不行双下肢缺血。分别在远程缺血预处理前,再灌注15min、30min、60min、120min及180min时采动脉血测血气并观察有创动脉血压的变化。各组分别于再灌注180min放血处死家兔留取标本待测肺组织MDA含量、SOD活性、HE染色下观察肺损伤定量评价指标(IQA)的变化以及TUNEL法检测肺组织凋亡指数(AI)、Westembloting法半定量Bcl-2、Bax蛋白的表达。实验过程中监测直肠温度并用电热毯维持直肠温度在36-38℃。
   结果:①PaO2,A-aDO2和RI:三组的基础A-aDO2、PaO2及RI无统计学差异,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IR组的PO2逐渐降低,尤以再灌注60min内明显。R组和S组的PaO2均高于IR组。IR组的A-aDO2和RI逐渐增加,尤其在再灌注60min时明显高于R组和S组。再灌注后IR组的A-aDO2和RI明显高于R组和S组。②IQA:IR组的IQA明显高于R组和S组。③MDA含量和SOD活性:IR组的MDA含量明显高于S组和R组,而IR组的SOD活性明显低于S组和R组。④AI和Bcl-2/Bax:与S组比较,IR组的AI和Bax蛋白含量明显增加,但Bcl-2明显降低,并且Bcl-2/Bax降低。与IR组比较,R组的AI和Bax明显降低,而Bcl-2和Bcl-2/Bax明显增加。R组和S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双下肢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氧化损伤,上调Bcl-2/Bax的比值,从而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