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俄苏历史诗学的发展与流变
【6h】

论俄苏历史诗学的发展与流变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俄苏历史诗学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维谢洛夫斯基和其历史诗学理论产生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诗意意识及其形式的演变

一、诗人的产生

二、诗歌的源起

第三节 母题和情节

第四节 诗歌语言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 俄苏历史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形式主义学派二分法的历史诗学

一、日尔蒙斯基、托马舍夫斯基与维谢洛夫斯基

二、形式和内容

三、诗歌语言与非诗歌语言

四、作家创作的个人因素与过去的联系

第二节 巴赫金时空化的历史诗学

一、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对巴赫金的诗学理论的影响

二、时空体架构下的历史诗学

第三章 俄苏历史诗学的当代形态

第一节 从文艺符号学到文化符号学

一、结构文艺符号学

二、艺术文本的结构

三、动态的文化符号学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诗学

一、形象的把握世界的方法和手段的演化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历史诗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 历史诗学在中国语境中的应用

第一节 中国文学中人物肖像描写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古典小说中情节结构的母题来源

第三节 中世纪的中国小说与世界文学的异同

结语 理论旅行视域下的历史诗学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俄国文艺学界,维谢洛夫斯基的名字早已深入人心,而由维谢洛夫斯基所开创的俄苏历史诗学,也成为维谢洛夫斯基之后的后继者们学习和传承的对象。俄苏历史诗学从诞生到现在的发展,本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理清俄苏历史诗学理论的发生发展情况,才能把俄苏历史诗学理论的全貌呈现在接受者面前。
  但是,就目前来说,国内对俄苏历史诗学的研究和介绍,都只局限于,孤立的译介其中某个人的历史诗学理论,虽历经三十多年,仍显得局部和片面,并没有对这一理论的总体发展面貌进行详细的阐述。本文试图从这一视角作为切入点,来勾勒论文的整体构架。
  论文拟对俄苏历史诗学理论进行总体的脉络梳理,力求在对照和比较维谢洛夫斯基、形式主义学派、巴赫金、洛特曼和赫拉普琴科等人的历史诗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阐述。同时,依托他们的历史诗学观点,结合国内译介他们的具体文本和研究他们诗学的论文,析出俄苏历史诗学理论的发展脉络,阐释历史诗学理论在他们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从分析俄苏历史诗学理论诞生的历史语境入手,阐述这一历史语境对维谢洛夫斯基开创其历史诗学的作用;其次,论文结合维谢洛夫斯基、形式主义者、巴赫金、洛特曼、赫拉普琴科等人的历史诗学理论,对这一理论的历史发展与沿革做了总体的梳理和分析,挖掘出前人所没有注意到的历史诗学理论基点,使之呈现出一个清晰而又完整的发展脉络,打破之前国内对历史诗学的研究,只就某个人或某个文本来分析他们的历史诗学理论的局限;最后,本文试图阐明,在理论旅行视域下,俄苏历史诗学由一种语境进入到中国这种语境当中,其理论内涵和特质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中国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中国的诗学理论如何借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加快实现自身的当代转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