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永恒与历史——奥古斯丁的时间观研究
【6h】

永恒与历史——奥古斯丁的时间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奥古斯丁时间观的思想渊源

第二章 奥古斯丁的神学时间观

2.1 创世与时间

2.2 时间与永恒

2.3 过去与未来统摄于现在

2.4 时间的内在化

2.5 线性时间观

2.6 小结

第三章 奥古斯丁的时间观与历史哲学

3.1 时间与历史

3.2 线性历史观反对循环历史观

3.3 神学历史观——救赎的历史

3.4 世界历史的开启

3.5 开历史哲学之先河

3.6 小结

第四章 反思奥古斯丁的时间观

4.1 时间观念史纬度上的反思

4.2 时间概念史纬度上的反思

4.3 海德格尔本真时间纬度上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对“时间”作了深刻而系统的论述。这一探讨开启了基督教的时间观念,其特点是注重人之心理因素,将时间构想为一种心灵的内在体验。在奥古斯丁看来,“过去”存在于“现在”的意象或回忆之中,“未来”存在于“现在”的想象或期望之中,过去和未来统摄于现在。因此他认为,只有永恒的现在,过去和未来只不过是人之心灵的延展。在《上帝之城》中,奥古斯丁将此时间观应用于解释神圣罗马城的陷落,形成了基督教文化的历史观。由此“时间”进入人生,便有了“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的分离。在此观念之下,历史的推进实质上只是“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的起源、发展以及终结。
  奥古斯丁将时间内在化的取向,使西方时间观念由传统的客观性向主观性延伸,为后来兴起的人文文化哲学(如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等等)作了思想先导。由时间的内在化而提出的神学历史观,具有典型的世界史和线性发展特征,为西方历史哲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