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孤立性肺结节双源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构成的相关性研究
【6h】

孤立性肺结节双源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构成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分析

技术路线:

2 结果

2.1孤立性肺结节TDC曲线类型

2.2 三组SPN的CT灌注参数、有腔血管参数

2.3 SPN双源CT灌注参数与有腔血管参数的相关性

2.4 双源CT灌注参数判断恶性SPN的诊断效能

3讨论

3.1炫速双源CT降低X线辐射剂量的优势

3.2 CT 灌注成像

3.3 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的病理生理基础

3.4对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分析

3.5 本课题局限性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价值的研究现状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PN)双源CT灌注参数与有腔血管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诊断不同性质SPN的价值。
  方法:
  收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经胸部CT平扫发现肺内结节并行双源CT灌注扫描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N患者65例,男43例,女22例,年龄23~74岁,平均51.27岁。将灌注图像传输至工作站(Siemens Syngo Multimodality workplace),选择VPCT body软件行图像后处理,获得时间-密度曲线(TDC)及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MB)、平均通过时间(MTT)等灌注参数和相应灌注伪彩图。采用PV-9000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系统对65例SPN组织标本染色,然后对有腔血管数目(LVN)、有腔血管面积(LVA)、有腔血管周长(LVP)进行计数。根据病理结果将SPN分为恶性、良性及炎性三组,恶性组39例(腺癌21例,鳞癌12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例,腺鳞癌1例,小细胞癌1例,类癌1例,肉瘤样癌1例),良性组14例(结核球9例,曲菌病l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硬化性血管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错构瘤1例),炎性结节组12例。观察三组不同性质SPN之间双源CT灌注参数及有腔血管参数的差异;分析SPN双源CT灌注参数与有腔血管参数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分析双源CT灌注参数判断恶性SPN的诊断效能。
  结果:
  (1)TDC:恶性结节组多呈Ⅰ型曲线,占74%(29/39),表现为速升速降型,降支伴平台期;炎性结节组多呈Ⅱ型曲线,占75%(9/12),表现为速升缓降型;良性结节组多呈Ⅲ型曲线,占86%(12/14),表现为平缓小幅度上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恶性、炎性组的BF、BV、LVN、LVA及LVP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与炎性组间PMB、LVA、LV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BV、LV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PMB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组和良性组之间P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炎性及良性组MT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双源CT灌注参数BF、BV与LVN、LVA、LVP呈正相关,PMB与LVA、LVP呈正相关,MTT与LVN、LVA、LVP均无相关性。
  (4)当BF≥56ml/100ml/min时,诊断恶性组SPN的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54%;当BV≥6.34ml/100ml时,诊断恶性组SPN的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54%;当PMB≥8.88ml/100ml/min时,诊断恶性组SPN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50%;如果联合BF、BV与PMB,当BF≥60ml/100ml/min, BV≥6.59ml/100ml,PMB≥9.9ml/100ml/min时,诊断恶性组SPN的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62%。
  结论:
  良性、炎性及恶性组SPN的微血管构成存在显著差异;SPN双源CT灌注参数与有腔血管参数(LVN、LVA、LVP)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无创地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指标;双源CT灌注成像有助于SPN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