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代敦煌的教育研究
【6h】

唐代敦煌的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四节 唐代敦煌教育研究史回顾

第一章 唐代敦煌的官学

第一节 唐代敦煌官学的概况

第二节 唐代敦煌官学的特点

第三节 唐代敦煌官学的作用

第二章 唐代敦煌的私学

第一节 唐代敦煌私学的概况

第二节 唐代敦煌私学的内容

第三节 唐代敦煌私学的特点

第四节 唐代敦煌私学的作用

第三章 唐代敦煌的寺学

第一节 敦煌的佛教传播

第二节 唐代敦煌的寺院与寺学

第三节 唐代敦煌寺学的管理

第四节 唐代敦煌寺学的内容

第五节 敦煌石窟与寺学

第四章 唐代敦煌的社会与教育

第一节 唐代敦煌的政治与教育

第二节 唐代敦煌俗文学与教育

第三节 唐代敦煌的科技与教育

第四节 唐代敦煌少数民族与教育

结论

一、唐代敦煌社会的历史变迁对教育的影响

二、唐代敦煌教育的现实意义

插图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唐代的敦煌地区经历了唐代前期、吐蕃统治时期和归义军时期,在这段动荡的岁月里,敦煌的文化教育也因此受到影响。但是整体上来说,敦煌的文化教育没有衰退。因为教育有多种类型,例如官学、私学、寺学,即使某种教育类型因社会变迁而受到影响,但还有其它类型的教育方式传承文化。
  在敦煌地区的教育发展中,官学是敦煌地区的主要教育机构。唐代敦煌的官学主要传授的是儒学教育,学校教材也多以儒家典籍为主。这种教育状况与中原地区的学校教育状况相同。与此同时敦煌的官学内容除了儒学,还包含有道学、医学等其它学科的教育。
  私学是与官学相对而言的。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受到战乱等因素衰退的时候,河西地区的私学成为暂时代替学校教育,传承儒家学术的教育机构。同样,以儒学教育为主的唐代敦煌私学配合官学的教育政策,以科举入仕为教育目标。同时,敦煌世家大族儒家学术的家学传承还形成了儒学家风,约束着敦煌大族的家庭成员遵守儒家礼教的道德规范。
  寺学是敦煌地区的特色教育形式,在吐蕃统治时期兴盛起来。寺学不同于传统的寺院修习方式,教师和学生均为僧俗两种,学习的内容也包含儒学和佛学。当官学、私学因为吐蕃人的文化政策影响而衰退时,寺学独特的佛儒双修的教学方式保留了敦煌汉族文化的传统,也造就了众多精通佛儒的高僧和名士,在保存儒家文化的同时,佛教也逐渐中国化,成为敦煌民众的一种信仰。
  在佛教文化逐渐被敦煌民众接受的过程中,佛教文化的世俗性体现了出来。佛教通过一些民间活动宣传佛教思想,佛教教化的功能也通过俗文学、俗文化等载体传播开来。除此之外,敦煌的民众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生活经验,而这些技术和经验的推广也是以教育为媒介传播的。
  敦煌的官学、私学、寺学等教育都会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而敦煌地方政权的统治者是敦煌教育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因为上层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状况,例如吐蕃统治时期官学、私学教育机构的衰退,寺学的兴盛,以及佛教文化在敦煌社会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此外,敦煌的世家大族在敦煌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敦煌教育的发展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是敦煌的官学、私学还是寺学,都有敦煌的世家大族参与其中。

著录项

  • 作者

    黄雷;

  •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 授予单位 兰州大学;
  • 学科 中国史·敦煌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魏文斌;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529.42;
  • 关键词

    地方教育; 教育形式; 文化传承; 唐代;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