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频双极性脉冲电场消融荷SKVO3细胞裸鼠肿瘤的研究
【6h】

高频双极性脉冲电场消融荷SKVO3细胞裸鼠肿瘤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以裸鼠接种 SKVO3 人卵巢癌细胞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高频双极性脉冲电场消融裸鼠皮下实体肿瘤的效果和影响。 方法:建立人卵巢癌 SKVO3 细胞裸鼠模型,由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提供脉冲发生器,采用夹板电极方式,根据前期细胞实验筛选设定组别,分别为脉宽 2μs(50个子脉冲数)、5μs(20 个子脉冲数)、组合脉冲(2μs+100μs),以上场强均为2000V/cm,脉冲串个数45个。1、高频双极性脉冲电场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化。2、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肌肉收缩程度。3、检测裸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数了解脉冲电场对裸鼠是否产生特异性炎症抗肿瘤机制。4、ELISA法测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动物血清中TNF-a及IFN—γ的含量,了解脉冲后非特异性抗肿瘤效应的产生。5、脾细胞毒性检测。6、病理切片观察裸鼠皮下肿瘤消融情况。7、观察各组裸鼠一般状况,绘制生存曲线判断脉冲电场对荷瘤鼠生存时间的影响。 结果:1、根据电场消融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化,5μs脉宽实验组裸鼠肿瘤完全消融且无复发,组合脉冲实验组及2μs脉宽实验组则有不同程度复发或无效。2、观察高频双极性脉冲电场作用下波形尖峰值教传统脉冲场强明显减小,肌肉收缩减弱。3、5μs脉宽实验组和组合脉冲脉宽实验组裸鼠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数检测比例明显升高,5μs组优于组合脉冲组优于2μs脉宽组(P<0.05)。4、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TNF-a及IFN—γ的含量,各脉冲治疗实验组含量显著升高,以5μs脉宽组升高最显著(P<0.05)。5、提取各组裸鼠脾细胞测脾细胞毒性,5μs脉宽实验组较其他组高。6、通过观察HE染色切片,见5μs脉宽实验组处理后整个肿瘤组织呈胞浆样染色改变,细胞整体结构破坏,未见细胞核,消融完全,余各实验组均有肿瘤细胞残留。7、根据裸鼠生存曲线,各实验组裸鼠生存时间较空白荷瘤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其中5μs脉宽实验组裸鼠生存天数大于组合脉冲组,各组裸鼠电 场作用过程中均无死亡及不耐受情况(P<0.05)。 结论:1、采用高频双极性脉冲电场夹板电极进行裸鼠荷瘤组织消融,研究了最佳脉宽及强度即5μs脉宽+2000V/cm场强。2、高频双极性脉冲电场对裸鼠荷人卵巢癌SKVO3 细胞实体肿瘤组织消融有效,消融完全且与前期实验中传统脉冲电场作用对比,实验动物肌肉收缩明显减弱,为后续物理微创治疗卵巢癌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