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可溶性ST2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6h】

可溶性ST2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观察指标

2.3 研究设备及试剂

2.4 研究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AMI组与对照组间相关资料的比较

3.2 可溶性ST2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3.3 可溶性ST2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

3.4 发生MACE事件组与未发生MACE事件组相关资料的比较

3.5 MACE事件预测因子的多因素分析

3.6 可溶性ST2预测MACE事件的ROC曲线

3.7 不同可溶性ST2水平患者PCI术后1年的生存曲线

3.8 不同可溶性ST2水平患者服用药物日剂量影响MACE事件发生的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ST2与心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英文缩略词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其血清可溶性ST2(sST2)水平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以及对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
  方法: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的249例患者,AMI组为首次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166例患者,对照组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83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血常规、血生化及超声心动图中相关指标,测定患者血清可溶性ST2、III型前胶原氨端肽(PIIINP)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并对AMI组患者在PCI术后电话随访1年,依据随访的情况,将AMI组分为发生MACE事件组(含23人)与未发生MACE事件组(含143人)两个亚组,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在AMI组,循环中可溶性ST2、PIIINP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值低于对照组,上述值在AMI组及对照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2.在AMI组中,血清可溶性ST2受到临床资料中的体质指数、高血压、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影响,且血清可溶性ST2与MACE事件、PIIINP(type III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PIIINP))呈正相关,与NT-ProBNP无相关性。3.在AMI组中,循环中可溶性ST2、NT-proBNPP诊断AMI后出现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8、0.683。4.发生MACE事件组血清可溶性ST2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事件组[(44.50±5.32)ng/mL与(23.59±1.15)ng/mL,P=0.001];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行PCI术的AMI患者中,血清可溶性ST2水平(OR值:1.051,95%CI:1.016~1.087)是其发生MACE事件的预测因子。5.在行PCI术的AMI患者中,血清可溶性ST2水平预测MACE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大于NT-proBNP,与NT-proBNP结合后曲线下面积可达到0.82。6.根据ROC曲线获得的可溶性ST2的最大切点(30ng/mL),做生存曲线可知:血清可溶性ST2水平≤30ng/mL组患者PCI术后1年的死亡率较可溶性ST2水平>30ng/mL组患者低(0.81%vs7.1%,P=0.04),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血清可溶性ST2可能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过程,此外,与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有关,并对AMI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具有诊断价值。2.对于PCI术后的AMI患者,血清可溶性ST2可作为其发生MAC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与此同时和NT-proBNP联合后可提高对其MACE事件的预测价值。3.可溶性ST2水平越高其PCI术后1年的生存率越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