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CTV《朗读者》仪式化传播探究
【6h】

CCTV《朗读者》仪式化传播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Abstract

Key words:"The Reader" ,Ritualized communication,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朗读者》的研究

(二)关于仪式传播的研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朗读者》仪式化传播的文本典型性分析

一、文本生产分析

(一)制作者双重角色领导

(二)传播动机的修正回归

(三)蒙太奇思维突围应用

(四)播放渠道的快速传播

(五)微博话题的二次传播

二、《朗读者》文本舆论效果分析

(一)舆论形成

三、文本内容分析

(二)节目的主题选定

(三)节目的嘉宾选择

第二章 仪式传播的理论概述

(一)传播的仪式观

(二)媒介事件

(三)仪式传播

二、《朗读者》节目与仪式传播关系解读

(一)朗读与文学的意识回归

(二)节目仪式制度化的完成

第三章 《朗读者》仪式传播的特征呈现

一、《朗读者》建构仪式传播的手段

(一)场景建构

(二)形式建构

1、主持人讲述与风格

(三)内容建构

二、《朗读者》仪式传播的价值研究

(一)社会价值的建构

(二)文化价值的建构

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

表1-1 《朗读者》两大制作团队公司制作情况

表1-3 新浪微博热门媒体粉丝数量以及《朗读者》内容转发量

表2-1 传播的传递观与仪式观的辨析

表2-2 《朗读者》十二期节目嘉宾朗读文学作品书目单

图1-1 《子午书简》栏目演播室示意图

图1-2 《朗读者》栏目的嘉宾朗读、舞台、访谈室与宣传报演播室示意图

图1-3 #CCTV朗读者# 在微话吧数情况图

图1-4 “朗读亭”以及朗读的人群

图1-5 部分网友质疑的声音

图1-6 部分网友质疑的声音(1)

图1-7 《朗读者》节目中关于“老舍”读音的搜狗热搜结果

图3-1 主持人董卿在舞台中央视频截图

图3-2 主持人董卿与嘉宾见面视频截图(1)

图3-3 嘉宾徐静蕾在朗读时的视频截图

图3-4 郑渊洁与父亲同台朗读视频截图

图3-5 斯琴高万深情朗读视频截图

图3-6 汪明荃 罗家英在《朗读者》节目第八期中朗读“书本字幕”视频截图

图3-7 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节目第八期片头视频截图

图表1-1 《朗读者》十二期节目在2017年腾讯视频点击播放量统计图

图表1-2 《朗读者》十二期节目在2017年腾讯与爱奇艺视频点击播放量对比统计图

图表1-5 《朗读者》节目2017年PC端与移动端对比分析图数据来源于微博数据

图表1-6 新浪微博热门微博转发《朗读者》数量图

图表1-7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关于“老舍”读音微博热搜趋势图

图表2-1 《朗读者》十二期节目在腾讯视频中的播放量折线图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电视文化产品依据“商业产品”消费属性不得不遵从市场机制的导向,长此以往只片面关乎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到电视文化产品作为“艺术品”的审美标准,忽视了社会正统舆论导向以及民心期待与诉求,同质化节目扎堆式的泡沫增长已经严重消费了社会资源和观众信任。在泛娱乐化风靡的背景之下,文化综艺类节目《朗读者》的出现旨在号召群众自发参与到文学与朗读的盛大仪式中来,号召群体关注朗读与文学意识的回归,将遗忘许久的“朗读”形式重新加以“文学”的诠释再一次的呈现在观众面前。《朗读者》在电视屏幕上为文学留出了一片情感天地,成为现代声音书写的模板节目。 《朗读者》除了将“文学”与“朗读”结合之外,更精心为观众打造了共同在场、共同体验、共同分享的仪式化场所,使得文学与文化活动成为当今社会媒介环境中一种全新的具有代表传播特性的仪式化活动。之前大众传播对于传播兴趣来自于传播与社会模式中存在着某种表征,即人类把社会看做是一种由权利、决策、生产与交易的共同架构的政治经济秩序。但是社会生活不仅仅只是权力与交易,更包含着个人情感与价值以及体验与观念的分享——一种仪式的秩序。通过电视媒介传播《朗读者》形成了现实的符号表征,它成为了与观众之间共同熟悉,互通有无的情感符号。同时《朗读者》也成为当下传播形式和传播环境的一种修正,将语言与思想上升为是同属于社会的本质的研究。《朗读者》可以说是中央电视台及其创作团队倾力打造的心血之作,它与后来居上的央视系列文化综艺组合在一起,奏响了新时代央视综艺创新的华彩乐章! 本文以《朗读者》这档节目为案例,采用文本分析法,从传播学、社会学和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节目内容和形式所具有的的仪式化传播的象征意义以及衍生出的社会价值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全文分三章以“倒三角”的逻辑结构进行梳理分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朗读者》。从《朗读者》节目的文本生产、舆论效果等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第二章是对“仪式传播”相关的概念以及对仪式传播的流变进行梳理并结合《朗读者》分析之间二者的关系。第三章重点介绍《朗读者》如何在场景、形式和内容方面建构仪式化传播手段,呈现仪式化传播特征以及《朗读者》所体现出的仪式传播价值研究等。

著录项

  • 作者

    何钦清;

  •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 授予单位 兰州大学;
  • 学科 新闻与传播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韩亮;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地下建筑;
  • 关键词

    CCTV; 朗读者; 仪式化; 传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