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末民初地方社会势力与政治变迁——以福州为中心
【6h】

清末民初地方社会势力与政治变迁——以福州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理论框架与基本概念

第三节清末民初福州地方社会势力总体描述

第四节基本资料与文章结构

第二章社团的政治参与及官府的应对

第一节集团的视角

第二节社团及其政治参与

第三节官府与社团的关系

小结

第三章谘议局与新政

第一节谘议局的筹备

第二节谘议局议案分析

第三节谘议局与官绅的关系

第四节福建新政及其评价

小结

第四章革命与秩序

第一节革命的爆发

第二节新的政府与社会

第三节权力争夺带来的悲剧

第四节混乱的局势

第五节临时省议会

小结

第五章政治的衰退:北洋势力的入侵

第一节军人统治

第二节省议会

小结

第六章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从集团的视角切入,探讨清末民初福州地方社会势力在政治变迁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对地方权力体系的影响。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导论。首先进行学术史回顾,从“革命史观”到“现代化叙述”,再到“国家一社会”框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引入政治学的集团理论,社会势力以及权力的相关概念,并对清末民初福州社会势力作一个总体的描述。最后简要介绍本文的资料以及写作框架。 第二章社团的政治参与及官府的应对。由于政府对地方控制的松弛,地方社团纷纷成立,社团的分类是按其成立的宗旨不同来分的,有宣传革命的、有立宪的,有做公益的等等,但在实际运作中,区别不是很大,有些革命团体的领导人也参加立宪团体,而对地方公益事业,各方的意见基本是一致的。社团逐渐成为地方~种强大的社会势力,开始参与政治,要求与政府分权。社团组织成为一种集聚社会资源的很好的方式,形成一种组织的权力,社团的领导人(很多是原来社会中功名较低的人)通过组织社团,积聚了人气与声望,形成了个人的权力,顺利走进社会的上层,并在革命后进入新的权力体系之中。从官府与社团的关系,可以看出官府如何应付社会团体的政治参与,以及当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章谘议局与新政。清廷设谘议局的初衷想缓和国内立即立宪的要求,以及日益严重的革命形势,也可以看作是清政府试图把一些在地方有影响的人物拉进体制内而作的努力,从而化解这些力量在体制外集结。但是谘议局一经成立,便有其独立的利益,要求与官府、与外界士绅划清权限,以求得在权力结构中有一个明确的位置。如果说清末民间社团的大量产生,并在地方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是称为是社会层面在社会转型中的一大亮点的话,那么谘议局的成立可以说是政府制度层面的一大亮点。新政是官僚集团面对社会的变化所做的适应性变革,但新政没有成为革命的“替代品”,反而成了“催化剂”。 第四章革命与秩序。革命爆发时,各种社会势力都做出了有利于自己的选择,革命派积极引导革命,谘议局在劝说官府独立不成的情况下,也倒向革命,而官僚集团除了将军选择与革命进行斗争外,总督选择了自杀,大部分人选择了逃跑或投降。军人的势力则在战争过程中突显出来。旧政权消失,新政府成立。新的政权是个混合体。内部的权力斗争带来了政局不稳。斗争一部分采取了暗杀这样超越法律的方式解决,一部分用协商的方式解决,最终并没有动用武力。临时省议会的作用在这种权力结构中大打折扣。第五章政治的衰退:北洋势力的入侵。二次革命带给福建最大的影响就是,使福建完全沦为北洋军阀的势力范围,把福建卷入了军阀战争的漩涡,军阀以军事兴、以军事灭,军人从政治斗争的工具变成了斗争的主角。军阀战争打破了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进程,在此期间,尽管也做了很多尝试,如联省自治等,但都在军人的干涉下化为乌有。这一时期的权力完全来自于军事力量。权力斗争最常见的解决办法就是诉诸武力。省议会在这样的权力结构中完全变成了点缀。 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社会势力的斗争影响着政治的变迁,清末民初的福建,政治权力体系从意识形态的权力演变成政治、军事权力的混合体,接着又演变军事权力,权力主体在更替,权威在丧失,社会整合在这个阶段是失败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