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外交“生长点”及其建构主义解读
【6h】

中国外交“生长点”及其建构主义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论

(一)研究对象和理论方法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建构主义在中国的适用

(一)建构主义的理论性

(二)国际政治的传统中国观

(三)建构主义与中国

二、 和谐外交

(一)和谐理念与构成性规范——一种现实维度

(二)可预期的"中非多元安全共同体"——一种未来维度

三、公共外交

(一)"公共外交"的内涵与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

(二)公共外交的建构主义阐释

(三) 中国公共外交的角色定位

四、多边外交

(一)建构主义对中国多边外交的解读

(二)中国多边外交和国际环境治理机制

五、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聚焦中国。作为一个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体制的东方大国,中国正日益崛起,以从来没有过的密度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也正以从来没有过的角色力量,影响着国际结构重组的前景。本文旨在通过建构主义的逻辑体系和分析范式,来尝试解读主流理性主义理论忽视或难以解释的当前中国外交亟待重视和发展的几个问题,本文称其为“中国外交的生长点”:和谐外交,公共外交和多边外交。论文坚持理念主义本体论,将观念、角色、身份作为理论基点,采用社会学研究范式,以具有进化取向的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框架,对纷繁的现实问题进行提炼和挖掘,力图为分析当前中国外交提供一种不同于传统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新视野。 本文在简要阐述建构主义的“理论性”之后,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延续至今的对外交往的“东方色彩”,进而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种不约而同的“契合性”,为观察当代中国外交提供了一种涉古论今的立体视野。在这种“契合性”展现的立体视野下,笔者重点解读了当前中国外交的“生长点”,即“和谐外交”,“公共外交”和“多边外交”三个主题。首先,和谐外交。“和谐世界”的理念是研究当代中国外交绕不开的一面“旗帜”。论文对“和谐世界”的理念进行建构主义分析,认为一个成长中的大国必须具有宏远理念的创设力,同时也需要具体的战略步骤来支撑。为此,笔者以中非关系为实例,从讨论构建“中非多元安全共同体”的预期前景中,探索建设和谐世界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公共外交。论文借助建构主义的符号互动论对公共外交进行理论阐释,然后结合中外文化年、奥运会、援救海外侨民等现实问题,阐发对中国公共外交角色定位的思考。最后,多边外交。在对中国的多边外交进行建构主义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国际结构与施动者互动的角度,考察了国际环境治理机制和中国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这种相互作用使中国经历了从环境启蒙、环境参与到承担环境责任的过程;同时,笔者认为,参与多边机制时难免出现的矛盾关系也给中国外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