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制剂工艺及部分药效学研究
【6h】

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制剂工艺及部分药效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实验部分

第一部分 小半夏加茯苓汤复方的急性毒性以及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2 试验方法及结果

2.1 急性毒性实验

2.2 药效学研究

3 讨论

第二部分 方中各味药材的质量研究

1 药材来源及鉴定

2 半夏

3 生姜

3.1 仪器与试药

3.2 方法与结果

3.3 讨论

4 茯苓

第三部分 小半夏加茯苓汤颗粒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第一节 小半夏加茯苓汤复方提取工艺的研究

l 复方的方法学考查

2 提取工艺的研究

3 药效与6-姜酚的综合加权

4 验证性试验

第二节 小半夏加茯苓汤浓缩工艺的研究

第三节 成型工艺的研究

第四节 制剂干燥工艺的研究

第五节 工艺流程的确定

第六节 中试实验

第四部分 小半夏加茯苓汤颗粒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第一节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1 仪器与试药

2 性状

3 鉴别

4 一般检查

5 6-姜酚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第二节 质量标准草案

第五部分 颗粒剂药效学验证

1 实验材料

2 试验方法及结果

3 讨论

总结与讨论

1 总结

1.1 生姜中6-姜酚的含量测定

1.2 工艺研究

1.3 质量标准研究

1.4 存在的问题

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小半夏加茯苓汤的研究进展

1 小半夏加茯苓汤的各家论述

2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中各单味药研究概况

3 小半夏加茯苓汤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

4 小半夏加茯苓汤药理作用的研究

5 小半夏加茯苓汤临床应用研究

6 小半夏加茯苓汤现有剂型的研究

7 小半夏加茯苓汤止呕机制的研究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生姜中6-姜酚含量测定图谱

附录二 小半夏加茯苓汤颗粒剂制备工艺图谱

附录三 小半夏加茯苓汤颗粒剂含量测定图谱

附录四 颗粒细度对于6一姜酚溶出的正交结果

附录五 浸泡时间对于6一姜酚溶出的正交结果

附录六 《伤寒杂病论》中使用生半夏的方剂

附录七 致谢

附录八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呕吐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中之物从口吐出的一种症状。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热水谷,其气以降为顺,无论是外邪、饮食、情志、脏腑失和,干于胃腑,导致胃失和降,均会导致呕吐的发生,但无论是邪气犯胃,或脾胃虚弱,发生呕吐的基本病机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小半夏加茯苓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30、41条。原文云:“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全方出半夏、生姜、茯苓组成,主治痰饮所致的呕眩悸证。方中半夏辛温,归肺脾胃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重用为君;生姜亦辛温。归肺脾胃经,长于温胃涤饮止呕.合半夏增强止呕降逆之功,是为臣;茯苓甘淡渗湿,归心脾肺肾经,引水下行,宁心益脾,使水去脾健则痰饮无以由生,为佐使药。三药合用,共奏散饮降逆、和胃止呕之功,由于其临床疗效卓著,本课题组拟将该方开发成中药止吐新药。为此,本课题对小半夏加茯苓汤进行了复方的安全性考察和药效学研究,颗粒剂的提取工艺研究、成型工艺研究、颗粒剂质量标准研究以及药效学验证试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