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来自福建省的经验证据
【6h】

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来自福建省的经验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方法

1.4本文主要贡献与不足

1.5篇章结构

第2章理论基础

2.1政府间转移支付概况

2.1.1转移支付的定义

2.1.2转移支付一般意义上的分类

2.1.3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2.1.4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职能

2.2财政均等化

2.2.1财政均等化的含义

2.2.2财政均等化的意义和作用

第3章财政均等化效果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3.1财政均等化效果及其度量

3.1.1各类政府间转移支付形式的财政均等化效果

3.1.2财政均等化的度量

3.2福建省转移支付实施的概况

3.3福建省总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研究

3.3.1福建省各地区财政能力与转移支付资金总体概况

3.3.2福建省转移支付的纵向均等化效果分析

3.3.3福建省转移支付的横向均等化效果分析

3.4福建省分项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检验

3.4.1福建省税收返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

3.4.2福建省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

3.4.3福建省专项补助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

3.4.4福建省各项转移支付形式财政均等化效果的效应对比

第4章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是调节各级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标是实现财政均等化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化。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此后的十几年间,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对该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本文以此为背景,试图以福建省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例,旨在对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做出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完善地方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文首先分别比较了实施转移支付前后福建省省级、市级和县级这三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与各级财政供养的人口比重,结果发现,转移支付不但没有缩小福建省各级政府财力与支出责任之间的差异,反而使福建省财力的纵向不平衡状态进一步加剧;同时,通过运用加权变异系数和财政均等化的绩效指标,本文对福建省九个地区转移支付的横向财政均等化效果进行了经验分析,发现福建省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在2001-2004年间并没有起到缩小各地财力差距的作用,反而产生了逆向均等化的效应;在2005-2007年间,福建省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对均衡各地区间的财力水平差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均衡的局面并未被完全打破,离财政均等化的目标还尚有距离。另外,本文还运用数理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的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转移支付这三种形式的转移支付分别进行了财政均等化效应分析,发现税收返还产生了逆向均等化效果,一般性转移支付具有较强的财政均等化效果,而专项补助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颇微。在以上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最后对如何改进和完善福建省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