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资产减值准则颁布过程中的市场反应
【6h】

资产减值准则颁布过程中的市场反应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

1.1.1会计准则存在的必要性

1.1.2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

1.1.3快速发展的中国资本市场

1.2问题的提出

1.3研究目的

1.4研究范围与预期贡献

1.5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国外资产减值相关文献综述

2.2国内资产减值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章 资产减值准则颁布影响理论分析

3.1资产减值准则与盈余管理行为

3.2资产减值准则与债务契约假设

第四章 资产减值准则公告市场反应实证研究

4.1研究假设的提出

4.2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4.3研究方法

4.3.1市场反应的衡量

4.3.2组合检验方法

4.4样本总体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4.5实证结果

4.5.1样本总体在资产减值准则公告时的市场反应

4.5.2第一对照组在资产减值准则公告时的市场反应

4.5.3第二对照组在资产减值准则公告时的市场反应

4.6实证检验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本文主要结论与贡献

5.2政策建议

5.3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5年7月至2007年5月,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从准则颁布前的征求意见稿到准则颁布后指导会计处理行为的会计解释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发布。其中,资产减值准则单独成为第8号具体准则亮相。新准则包含两大亮点:第一,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和计提数量更具有可操作性;第二,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长期资产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该资产存续期间不得转回。后者与通行国际惯例相违背,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着眼于分析该资产减值准则颁布过程中活跃计提和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样本的市场反应。结果表明,活跃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深沪A股上市公司在《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和正式稿发布时都没有显著的市场反应。只有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发布过程中呈现显著的正的非正常收益率和累计非正常收益率。 同时,我们依据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行为及债务契约假设的密切关系,在样本总体中选出两个对照组:一组是盈余丰厚上市公司、巨额亏损上市公司、通过减值准备扭亏为盈上市公司;另一组是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或全部依靠权益资本经营上市公司。结果发现:第一对照组中的巨额亏损上市公司和通过减值准备扭亏为盈的上市公司比盈余丰厚的上市公司市场反应更为强烈,但第二对照组的样本公司的市场反应不存在显著差别。 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首次运用事件研究方法研究新资产减值准则颁布过程的市场反应,并区分出两个对照组分别检验。 最后,本文针对自身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