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虚拟经济与经济危机
【6h】

虚拟经济与经济危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论文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虚拟经济理论:一个文献综述

第一节国内关于虚拟经济的研究现状

一、虚拟经济的概念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三、虚拟经济的特征

四、虚拟经济与价值创造

五、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

第二节国外关于虚拟经济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一、彼得·德鲁克与符号经济

二、弗朗索瓦·沙奈的金融全球化和虚拟资本理论

三、纳赛尔·萨博的投机资本理论

四、戴维·赫尔德的金融全球化理论

五、罗伯特·希勒与《非理性繁荣》

第二章虚拟经济理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

第一节虚拟资本的内涵及种类

一、虚拟资本的内涵

二、虚拟资本的种类

第二节虚拟资本的内在逻辑及价值创造

第三节虚拟资本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四节虚拟资本的定价方式

第五节虚拟资本与金融资本

第六节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的逻辑演绎

第三章虚拟经济与经济危机:一个历史考察

第一节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概念的界定

二、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辨析

三、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相互关系——虚拟经济视角下的分析

第二节经济危机发展史

一、发生于实体经济部门的经济危机

二、发生于虚拟经济部门的经济危机

三、经济危机演化路径分析

第四章经济虚拟化下的经济危机

第一节金融危机理论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金融危机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对金融危机的分析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与现实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内涵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与影响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危机

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的虚拟化

二、经济虚拟化下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

三、金融危机的根源——虚拟经济

四、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

第五章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第一节中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地位

一、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三、中国金融发展现状

第二节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一、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二、中国的政策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危机已不仅仅局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全球化,它还扩散到了发展中国家。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危机,使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重又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在梳理、总结和批判性的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历史、经验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从虚拟经济的视角探悉和重新界定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概念与相互关系,论证了在经济全球化视角下,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有意识的发展虚拟经济,其结果导致全球范围内金融动荡的风险提高,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具体而言,本文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本文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虚拟经济的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虚拟资本的定义和虚拟经济的内涵,明晰了虚拟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和运动规律,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回顾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历史,总结了不同时期、各次危机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经济危机的演化路径,拓展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内涵,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虚拟化趋势的发展,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的框架内,可以将经济危机区分为发生于实体经济部门的经济危机、即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发生于虚拟经济部门的经济危机、即金融危机。 再次,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表现形式、原因和效应等进行全面分析,阐明了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危机从实体经济部门向虚拟经济部门扩散的根本原因。进而阐明,在经济虚拟化趋势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 最后,从生产、贸易和金融三个方面分析和评价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阐明了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机制,并在中国面临不断深化的全球化趋势和发达国家经济虚拟化趋势下,针对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