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构建厦门的精神性地标——从接受美学视野看海峡博客
【6h】

构建厦门的精神性地标——从接受美学视野看海峡博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

1.2 中国国内博客现状

1.3本文所采用的接受美学视野

1.4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2海峡博客基本情况

2.1海峡博客基本特点

2.2海峡博客规模及其构成情况

2.3海峡博客博客文本构成情况

2.4含有厦门元素的博客文本

3海峡博客的创作者

3.1 海峡博客创作者的身份

3.2博主的创作

3.3构建自我的历史:创作史与接受史的融合

4海峡博客的接受者

4.1 海峡博客接受者的身份及其期待视野

4.2海峡博客上的接受行为

4.3接受者/把关人:网站编辑

5海峡博客对接受美学的实践与发展

5.1 重视阅读与接受行为

5.2海峡博客上的对话与交流

5.3阅读中的未定性与具体化

6海峡博客的特色文本

6.1 厦门题材的文化历史型文本

6.2丰富多彩的图片摄影型文本

6.3关于超文本的探索与实践

7海峡博客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7.1 海峡博客的社会功能

7.2海峡博客的意义与价值

8对建设海峡博客的建议

8.1 推进厦门本土文化的网络化与数字化

8.2改变文本形式的单一

8.3整合各类信息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语

展开▼

摘要

博客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官方网站子频道,海峡博客是厦门本地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创办以来,它有力地推进了厦门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增强了厦门网新闻的原创性和即时性,使民情民意得以畅通。 海峡博客对普及厦门文化知识、介绍厦门历史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展现厦门风貌的新窗口。它完全可以成为连接政府与市民、连接厦门与周边区域乃至全国的重要平台,成为厦门的精神性地标。为此,海峡博客还需推进厦门本土文化的网络化与数字化,改变目前以文本为主、形式单一的状况,更好地整合各类信息。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用创新的精神建设网络文化。本文以中央有关网络文化建设的精神为指导,以接受美学为参考系,研究海峡博客基本构成情况,探索博客文化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实践和发展。展现海峡博客作为厦门精神性地标的基本特质,为将海峡博客构建为厦门的精神性地标提出参考意见(如必须坚持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与尊重民间观点的统一,把厦门本土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等),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厦门网络文化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