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光之书》的新现实主义解读
【6h】

《光之书》的新现实主义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he Rise of Neo-Realism

1.1 The Decline of Postmodernism and the Rise of Neo-Realism

1.2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Neo-Realism

Chapter Two Neo-Realistic Themes

2.1 World of Random Death and Purposeful Violence

2.2 World of Absurdity

2.3 World of Ambiguity

Chapter Three Neo-Realistie Characters

3.1 Characters' Psychic Crisis

3.2 Characters' Inner Struggle for Moral Assessment

Chapter Four Neo-Realistic Artistic Features

4.1 Circular Plot Development

4.2 Mythological/Mystic Reconstruction

Conclusion

Works Cited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本文旨在从新现实主义的角度解读美国犹太作家哈伊姆·波托克的《光之书》。后现代主义在美国文坛上活跃了四十多年后,逐渐式微。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回归人们的视野。从二战后至今,涌现出不少秉承传统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的文学创作在继承现实主义忠于现实传统的同时,又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创作技巧中汲取了新营养,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后比较明显地表现出自身的特色。这样一种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方式被评论家称之为新现实主义。本研究主体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回顾了新现实主义兴起的背景,进而探讨了新现实主义秉承传统并且有所突破的创作特色。本文指出,新现实主义,首先秉承了传统现实主义关注现实,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创作原则,而两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的爆炸,以及新的国际格局,科技发展等一系列社会变迁必然使社会以及人们的心理产生显著的变化,也由此给现实主义的创作展现出必然不同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主题。另外,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理念和较为完善的写作技巧也丰富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由此,本文指出,新现实主义小说应该是能够真实反映当下特定的社会状况和特定的文化环境,关注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心理状态,体现道德和人文关怀的这样一种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并且由于受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影响,新现实主义在艺术特征上表现为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现代、后现代主义手法的有机融合。 第二章探讨了《光之书》所反映出的新现实主义的创作主题。《光之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为背景,真实客观地刻画了当时充斥着死亡威胁的荒诞不经的世界。并且作为一位犹太作家,波托克从犹太民族的视角出发,侧重描写出社会的道德混沌。 第三章从人物形象刻画入手,分析了《光之书》中体现的新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波托克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细微描述,反映出当代犹太人在道德混沌荒诞不经的社会中所面临的精神危机以及他们的道德和精神求索。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小说的艺术特征。《光之书》吸纳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回环母题,将主人公对终极意义的求索放置于一个无果的环形旅程中,创造了新现实主义独特的审美体验。同时,作者也借鉴了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神话重构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光之书》中对犹太神秘主义喀巴拉进行了重构,从犹太民族独特的历史和神话传统中挖掘出人类生存的本体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