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然价值”观问题的研究——从环境伦理学到马克思主义
【6h】

“自然价值”观问题的研究——从环境伦理学到马克思主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文

第一章 “自然价值”观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权利概念的尝试

第二节价值理论的适用性

第三节 自然价值的表现

第二章西方环境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观

第一节 人类中心说的自然“工具性价值”观

一、机械自然观:自然“工具性价值”观的前提

二、诺顿的弱式人类中心说:自然“工具性价值”观的概述

三、自然“工具性价值”观的局限性

第二节非人类中心说的自然“内在价值”观

一、有机自然观:自然“内在价值”观的前提

二、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自然“内在价值”观的概述

三、自然“内在价值”观的局限性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自然价值”观

第一节人和自然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自然价值”观的前提

一、人是自然的人

二、自然是人的自然

三、人和自然的统一

第二节 自然价值“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自然价值的创造:主体客体化

二、自然价值的实现:客体主体化

三、自然价值的本质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生态问题是当前人类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西方的环境伦理学者提出“自然价值”的概念,以此来为保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试图重新唤回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尊重,让“只有一个地球”的观念扎根于人的内心深处。中国,一个正在崛起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的今天,面对这一问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表明了中国拒绝走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观。 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环境伦理思想方面也显示出无以比拟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对环境伦理学两大流派(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自然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是建立在机械自然观的基础上,倡导自然的“工具性价值”,认为自然价值的实现源自人类自身利益的需要;非人类中心说则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先在性”和“目的性”,并且通过论证自然的“主体性”地位来确证自然自身的“内在价值”。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人和自然相统一的自然观,人是自然的人,自然是人的自然。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它既不是自然本身固有的属性,也不是人主观臆造的结果,而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生成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是产生自然价值的源泉,是实现自然价值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说,自然价值“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统一。这样就克服了人类中心说和非人类中心说难以逾越的困境,具有积极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能够给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