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DRGs支付方式下的医疗费用分析
【6h】

DRGs支付方式下的医疗费用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医疗保险付费方式

2.1 医疗保险的内涵

2.2 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

2.3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2.4 按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法(DRGs)

第三章 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资料收集和预处理

3.2 住院病人社会经济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分布情况

3.3 住院医疗费用的描述性分析

3.4 不同特征人群住院医疗费用的单因素分析

3.4 不同特征人群住院医疗费用的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基于DRGs支付方式病例组合分析

4.1 病例组合分析方法简介

4.2 病例组合分析结果

4.3 病例组合分析结果评价

4.4 住院医疗费用偿付标准

4.5 不同特征人群的费用偿还情况

4.6 线外费用与线外病人比例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有待开展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医疗保险分担和抵御风险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医保费用支付方式来实现,因此费用支付方式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性。
  科学合理的费用支付方式对保证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支付准确无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规范和引导医疗服务供方行为有着积极作用。目前,费用支付方式主要包括按服务项目支付(FFS)、按服务单位付费(Service Unit)、总额预付制(Global Budget)、按人头费用包干法(per capita)和按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法(Diagnostic Related Groups,DRGs);与现有的其他付费方式相比,DRGs支付方式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一种利多弊少且相对合理的医疗费用管理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目前国内有关DRGs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厦门市病毒性肝炎的病例数据为例,建立DRGs病例分组,为相关医疗决策部门实行常见病种DRGs试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主要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则详细介绍我国目前城市和农村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种类及优缺点,重点阐述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类付费法(DRGs)的定义、作用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第三部分以病毒性肝炎为例,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初步了解不同特征患者人群的住院医疗费用情况,再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则根据住院医疗费用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应用决策树方法中的CHAID算法以医疗费用、相关影响因素为依据进行DRGs病例分组,进而得出各组病例住院费用的标准及其范围;其中,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17.0完成;第五部分综合上述分析,提出DRGs支付方式在我国研究应用的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