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甘草干姜汤对变应性鼻炎大鼠IL--4、INF--γ及鼻黏膜形态学的影响
【6h】

甘草干姜汤对变应性鼻炎大鼠IL--4、INF--γ及鼻黏膜形态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主要的实验设备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造模

2.3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式

2.4 行为学观测

2.5 标本采集及检查观察项目

2.6 血清中IL-4、INF-γ测定

2.7 鼻黏膜组织取材及HE染色

2.8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造模情况

3.2 甘草干姜汤灌胃后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

3.3 甘草干姜汤灌胃后各组大鼠血清IFN-γ、IL-4含量变化

3.4 光镜观察

4 讨论

4.1 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4.2 甘草干姜汤中医学、现代医学的认识

4.2.1 甘草干姜汤古代医籍的认识

4.2.2 甘草干姜汤现代药理学的认识

4.3 中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病因病机、治疗的研究

4.3.1 中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4.3.2 中医学对变应性鼻炎治疗的认识

4.4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病因病理、治疗的研究

4.4.1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4.4.2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形态学的影响

4.4.3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治疗方面的认识

4.5 甘草干姜汤对变应性鼻炎的影响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文常用术语英汉对照表

附录二 变应性鼻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附录三 图片

致谢

附录四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通过在用卵清蛋白(AVO)对大鼠行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造模,造模成功后的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基础上用药的10天、20天、30天三个时间段,观察评价甘草干姜汤对变应性鼻炎大鼠外周血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大鼠行为学改变及鼻黏膜组织的影响,从而探讨甘草干姜汤对变应性鼻炎大鼠症状学改变、血清中IL-4、IFN-γ水平的影响及其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形态学改变的作用机理,从而说明甘草干姜汤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失衡Th1/Th2细胞因子的作用机理及大鼠鼻黏膜的形态学改变,为以后甘草干姜汤临床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验数据。 方法:将120只大鼠常规饲养一周后,随机选取90只大鼠进行造模并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用卵清蛋白(AVO)对大鼠行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造模,用配好的含(OVA0.3mg+AL(OH)3凝胶30mg)变应原的混悬液给大鼠行腹腔注射,每只大鼠1ml,隔日一次,共7次,为基础致敏。腹腔注射完成后,每只大鼠以0.25%OVA生理盐水溶液2mL雾化吸入强化致敏,每日1次,连续5天。间歇3天后,用5%OVA生理盐水攻击双侧鼻腔,每侧50ul,每日一次,共7次。剩余的30只大鼠为正常组对照组用相应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雾化和滴鼻攻击。行为学评分>5分的大鼠说明为变应性鼻炎模型造模成功,然后随机将9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甘草干姜汤组、模型对照组及西药组三组,各30只。分别给四组大鼠进行灌胃治疗,甘草干姜汤组大鼠予以甘草干姜汤2-2.5ml/只,西药组大鼠予以稀释后的西替利嗪溶液2-2.5ml/只,剩余的正常对照组大鼠和模型对照组大鼠均予以2-2.5ml/只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每组分别在灌胃10天、20天、30天三个时段末次给药的24h内,处死10只大鼠,收集每组大鼠的股动脉血,分离血清,并通过IL-4和IFN-γ的ELASE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IFN-γ、IL-4含量水平,大鼠处死后,立即取下鼻黏膜组织并行HE染色。将部分鼻中隔前部黏膜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脱水,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鼻黏膜形态学改变。 结果: 大鼠行为学观察结果:10天后甘草干姜汤大鼠仍有明显的喷嚏、挠鼻、流清涕表现,与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表现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甘草干姜汤组大鼠治疗20天后,症状明显好转,喷嚏、挠鼻次数较前明显减轻,但并未使其鼻部症状完全恢复正常,仍有变应性鼻炎症状表现,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1),与正常对照组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甘草干姜汤组治疗30天鼻部症状与正常组大鼠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的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 大鼠血清中IFN-γ、IL-4含量结果:甘草干姜汤组和西药组10天、20天两个时段中IFN-γ、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用药30天,甘草干姜汤组、西药组的IFN-γ与模型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1),甘草干姜汤组、西药组的IL-4与模型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HE染色示:正常组10天、20天、30天鼻黏膜上皮细胞无增生,排列整齐,杯状细胞少,固有层无水肿;模型组10天、20天、30天鼻黏膜上皮增厚,杯状细胞增生,固有层水肿,嗜酸细胞浸润,腺体增生;甘草干姜汤组10天鼻黏膜纤毛排列不整齐,上皮细胞增生,嗜酸细胞浸润;甘草干姜汤组20天上皮细胞逐渐变薄,嗜酸细胞浸润变少;甘草干姜汤组30天鼻黏膜纤毛排列整齐,上皮细胞逐渐恢复正常,仅有少量的嗜酸细胞存在;西药组10天上皮细胞增生,嗜酸细胞浸润;西药组20天上皮细胞变薄,嗜酸细胞浸润变少;西药组30天纤毛整齐,上皮细胞逐渐恢复正常,嗜酸细胞显著减少。 结论:通过实验大鼠行为学观察,可以看出甘草干姜汤能改善变应性鼻炎大鼠的症状,并通过检测、观察实验大鼠中血清IL-4和IFN-γ水平的变化,从而说明甘草干姜汤通过纠正失衡的Th1/Th2细胞因子而产生治疗作用,并通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HE染色后的大鼠鼻黏膜情况,从而得出甘草干姜汤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有一定修复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