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6h】

中药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分组

1.3 诊断标准

1.4 分期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随访

2.3 观察指标

2.4 评价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总体情况

3.3 组间比较情况

3.4 组内分类比较情况

4、讨论

4.1 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现状

4.2 中药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理论依据

4.3 中药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特点

5、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语表

附录二 文献综述 股骨头坏死的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附录三 中药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临床研究调查表

附录四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探讨中药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股骨头坏死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关节三科住院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中药动脉灌注的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西药介入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这些患者进行调查。收集和分析患者入院时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VAS疼痛评分、MPQ疼痛量表、Harris评分及影像学资料等;收集患者术中血管造影图像,术后一天、三天、七天、九十天的VAS疼痛评分;术后七天的MPQ疼痛量表、关节活动度及术后九十天的Harris评分、MPQ疼痛量表、拍摄双髋关节正位、蛙式位X线片等资料,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分析。 结果:一般情况:最终经筛选后符合纳入标准的共病例80例117髋,左髋20例,右髋23例,双髋74例;其中实验组41例60髋,左髋10例,右髋12例,双髋19例;对照组39例57髋,左髋10例,右髋11例,双髋18例;脱落3例。 按照ARCO分期共计Ⅰ期3髋,Ⅱ期50髋,Ⅲ期50髋,Ⅳ期14髋;其中实验组Ⅰ期3髋,Ⅱ期26髋,Ⅲ期23髋,Ⅳ期8髋;对照组Ⅰ期0髋,Ⅱ期24髋,Ⅲ期27髋,Ⅳ期6髋。 共计男性66例,女性14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4.33±11.02岁;其中实验组男性33例,女性8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3.83±11.61岁;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6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4.85±10.50岁。 总体结果:动脉灌注后血管计数(第一线4.02±0.37,第二线3.75±0.42,第三线3.56±0.38)均显著高于灌注前(第一线2.81±0.33,第二线2.70±0.39,第三线2.57±0.27)(P<0.01)。 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术后1天3.82±1.928,术后3天3.13±1.639,术后7天2.61±1.418,术后90天1.82±1.133)均显著低于术前(4.91±2.151)(P<0.01);术后各随访时间点PRI指数(术后7天2.93±1.783,术后90天2.12±1.261)均显著低于术前(3.94±2.105)(P<0.01);术后各随访时间点PPI指数(术后7天1.57±0.964,术后90天0.94±0.720)均显著低于术前(2.26±1.088)(P<0.01)。 术后各随访时间点髋关节活动度(术后7天232.48±2.91,术后90天232.14±2.91)均显著高于术前(215.98±3.802)(P<0.01),而术后7天与术后90天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术后90天±10天)Harris评分(76.35±14.959)显著高于术前(67.96±13.745)(P<0.01)。 组间比较情况:灌注后血管计数实验组(第一线4.01±0.35,第二线3.80±0.39,第三线3.46±0.42)与对照组(第一线4.03±0.39,第二线3.69±0.44,第三线3.65±0.33)差异不显著(P>0.05)。 不同随访时间两组间VAS评分实验组(术前4.84±2.035,术后1天3.67±1.911,术后3天3.11±1.692,术后7天2.51±1.455,术后90天1.77±1.152)与对照组(术前4.98±2.283,术后1天3.95±1.978,术后3天3.17±1.645,术后7天2.71±1.435,术后90天1.88±1.150)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随访时间PRI指数实验组(术前3.80±2.079,术后7天2.98±1.862,术后90天2.02±1.214)与对照组(术前4.01±2.140,术后7天2.88±1.712,术后90天2.23±1.310)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随访时间PPI指数实验组(术前2.24±1.113,术后7天1.39±0.945,术后90天0.85±0.691)与对照组(术前2.28±1.075,术后7天1.76±0.959,术后90天1.04±0.747)差异不显著(P>0.05)。 不同随访时间髋关节活动度实验组(术前221.67±39.506,术后7天236.75±31.012,术后90天234.17±31.759)与对照组(术前210.00±42.279,术后7天227.98±31.508,术后90天230.00±31.396)差异不显著(P>0.05);末次随访(术后90天±10天)Harris评分实验组(76.97±16.031)与对照组(77.73±14.082)差异不显著(P>0.05)。 组内分类比较情况:实验组不同分期VAS评分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不同分期髋关节活动度变化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其中成对比较Ⅰ期与Ⅱ期差异不显著(P>0.05),Ⅰ期与Ⅲ期差异显著(P<0.01),Ⅰ期与Ⅳ期差异显著(P<0.01),Ⅱ期与Ⅲ期差异显著(P<0.01),Ⅱ期与Ⅳ期差异显著(P<0.01),Ⅲ期与Ⅳ期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中药动脉灌注的疗效与传统介入治疗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异,可以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具有风险低,安全性高,病人痛苦少,易接受等优势,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著录项

  • 作者

    李;

  • 作者单位

    贵阳中医学院;

  • 授予单位 贵阳中医学院;
  • 学科 中医骨伤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卫衡;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中药; 动脉灌注治疗; 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