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心病患者血浆铜蓝蛋白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6h】

冠心病患者血浆铜蓝蛋白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破裂是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主要原因,其中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扮有重要的角色,包括易损斑块的形成和最终的破裂。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灰阶血管内超声(IVUS)和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探讨稳定性心绞痛(SAP)组患者及ACS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态结构特点和组成成分;探讨SAP及ACS组患者血浆铜蓝蛋白(CP)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CAG)及行IVUS检查患者84例,其中包括ACS组患者52例,SAP组患者32例,以及经CAG检查排除冠心病的Control组18例。分别于CAG术前抽取静脉血5ml。所有患者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CP水平,每组随机选取12例分离外周血液淋巴细胞行CPmRNA表达的检测。冠状动脉罪犯血管进行IVUS和虚拟组织学(VH-IVUS)检查。根据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罪犯病变再次分为斑块破裂(ruptured plaques)组(n=4),薄纤维帽斑块(VH-TCFA)组(n=26),非薄纤维帽斑块(non-VH-TCFA)组(n=23)。选择管腔狭窄程度最严重和坏死核心最大的切面进行IVUS和VH-IVUS相关参数测量;灰阶下测量外弹力膜横截面积(EEM CSA)、管腔横截面积(lumen CSA)、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PD)、偏心指数(EI)、重构指数(RI)以及应用VH-IVUS确定斑块的成分及性质。
   结果:血浆CP水平在ACS组(317.4±46.69mg/L)显著高于SAP组(213.5±48.78mg/L,P<0.01)和Control组(201.9±28.93mg/L,P<0.01):血浆CP水平在raptured plaque组(326±35.1me/L,P<0.01)和VH-TCFA组(302.7±54.5mg/L,P<0.01)较non-VH-TCFA组(240.28±63.28mg/L)显著升高。ACS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P mRNA表达显著高于Control组和SAP组。ACS组罪犯血管管腔面积显著小于SAP组(P=0.04);ACS组患者以正性重塑为主,SAP组患者以无重塑为主(P=0.007);在最小管腔面积处和最大坏死核心处,ACS组纤维脂质(FF)百分比明显少于SAP组,而ACS组坏死核心(necrotic core,NC)百分比显著高于SAP组,且与血浆C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ACS组血浆CP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P mRNA表达较SAP组和Control组显著升高。易损斑块组血浆C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斑块组。血浆CP水平与VH-IVUS坏死核心所占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血浆CP可成为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斑块稳定性有用的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