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郁散与帕罗西汀对抑郁发作(肝郁脾虚型)临床对照观察
【6h】

抗郁散与帕罗西汀对抑郁发作(肝郁脾虚型)临床对照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文献追溯

1.1.病在脏腑

1.1.1. 病在肝胆

1.1.2. 病在中焦

1.1.3. 病及肾脑

1.1.4. 病位在心

1.1.5. 病位在肺

1.1.6. 病在五脏

1.2.病在气阳

1.2.1. 病在气机

1.2.2. 病关阳气

2.临床观察

2.1.目的及意义

2.2.立题依据

2.2.1. 流行病学资料

2.2.2. 西药治疗现状

2.2.3. 中医治疗现状

2.2.4.抗郁散汤药

2.3.研究内容

2.4.研究方法

2.4.1. 研究对象

2.4.2. 诊断标准

2.4.3. 纳入标准

2.4.4. 排除标准

2.4.5. 观察指标

2.4.6. 观察时点

2.4.7.用药方案

2.4.8.观察流程

2.4.9. 质量控制

2.4.10.疗效判断方法

2.4.11.统计方法

2.4.12.技术路线图

2.5.研究结果

2.5.1. 一般资料

2.5.2.生活事件量表

2.5.3. 抑郁自评量表

2.5.4.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2.5.5. 中医证候量表

2.5.6. 社会功能缺陷量表

2.5.7. 副反应量表

2.6.讨论

2.6.1. 肝郁脾虚病机

2.6.2. 抑郁分类与诊断标准建立

2.6.3. 抑郁发作的发病机制

2.6.4. 生活事件诱因

2.6.5. 情绪与症状的改变

2.6.6. 中医证候改变

2.6.7. 社会功能的恢复

2.6.8. 副反应情况

2.7.结论

2.8.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抗郁散对抑郁发作(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关因子的影响。
  方法:以盐酸帕罗西汀为西药对照药物,采用中西对照的方法,以抑郁发作(肝郁脾虚证型)患者为研究对象。西药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中药组患者内服抗郁散汤剂。在用药前及治疗8周时对患者进行生活事件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中医证候量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及副反应量表测评。最后对搜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69例患者完成8周的临床对照观察研究。用药前,与帕罗西汀组相比:(1)抗郁散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因子中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值低、体重因子分值低、日夜变化因子分值低、迟缓因子分值低、睡眠障碍因子分值高、绝望感因子分值低,中医证候量表得分低,中医证候量表各因子中脘胁胀痛因子分值低、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因子分值低、善太息因子分值高、梅核气因子分值低、多疑因子分值低、消瘦因子分值高、易疲劳因子分值低、大便时干时溏因子分值高,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得分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抗郁散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中认识障碍因子分值低,中医证候量表中腹胀因子分值低、便溏不爽因子分值高、肠鸣失气因子分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抗郁散组患者中医证候量表中食少纳呆因子分值低、腹痛欲泄泄后痛减因子分值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与用药前比较,抗郁散组用药后抑郁自评量表得分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各因子得分降低,中医证候量表得分降低,中医证候量表各因子得分降低,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得分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用药后,(1)与帕罗西汀组比较,抗郁散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抑郁自评量表减分率高,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高、减分率低,中医证候量表分高,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得分低、减分率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帕罗西汀组患者相比,抗郁散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各因子分值与总有效率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帕罗西汀组患者相比,抗郁散组患者中医证候量表各因子中:脘胁胀痛因子分值高、腹胀因子分值高、食少纳呆因子分值高、便溏不爽因子分值高、善太息因子分值高、肠鸣失气因子分值低、腹痛欲泄泄后痛减因子分值高、梅核气因子分值高、多疑因子分值高、消瘦因子分值高、易疲劳因子分值高、大便时干时溏因子分值高,脘胁胀痛因子总有效率高、腹胀因子总有效率低、食少纳呆因子总有效率高、便溏不爽因子总有效率低、善太息因子总有效率低、肠鸣矢气因子总有效率高、腹痛欲泄泄后痛减因子总有效率高、梅核气因子总有效率低、多疑因子总有效率低、消瘦因子总有效率低、易疲劳因子总有效率低、大便时干时溏因子总有效率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因子分值高,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因子总有效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帕罗西汀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6%比较,抗郁散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总有效率为88.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帕罗西汀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6%比较,抗郁散组患者中医证候量表的总有效率为8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郁散组不良反应以大便稀溏为主要表现。
  结论:抗郁散对抑郁发作(肝郁脾虚型)患者有临床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抗郁散相对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