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漳州龙舟文化特色研究——以龙文区为例
【6h】

漳州龙舟文化特色研究——以龙文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的释涵

1.2.2 国内龙舟运动的研究现状

1.2.3 漳州龙文龙舟运动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个案研究法

2.2.3 田野调查法

2.2.4 访谈法

2.2.5 逻辑分析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漳州龙文龙舟概况

3.1.1 漳州龙文龙舟的分布情况

3.1.2 漳州龙文区圳头村现存龙舟概况

3.2 漳州龙文龙舟的传承历程

3.2.1 传统时期的漳州龙舟(漳州建立到1949年以前)

3.2.2 改革时期漳州龙文的龙舟(1949—文革结束)

3.2.3 社会变迁时期漳州龙文的龙舟(1978年至21世纪初)

3.2.4 非遗的提出至今漳州龙文的龙舟(2002——现在)

3.3 漳州龙文龙舟的文化特色研究

3.3.1 漳州龙文龙舟的地理历史文化

3.3.2 漳州龙文龙舟的物质文化

3.3.3 漳州龙文龙舟制度文化

3.3.4 漳州龙文龙舟精神文化

3.4 漳州龙文区划龙舟的价值

3.4.1 漳州龙文龙舟的历史文化价值

3.4.2 漳州“龙文区划龙舟”的审美价值

3.4.3 “划龙舟”强化区域文化认同的价值

3.4.4 非正式制度对民俗体育的引导价值

3.4.5 “划龙舟”促进两岸文体交流的价值

第四章 漳州龙文龙舟发展困境与机遇

4.1 漳州龙文龙舟发展面临的困境

4.1.1 龙文龙舟缺乏和其它地区的比赛交流

4.1.2 龙文龙舟“继承”和“趋同”的两难

4.1.3 龙文“划龙舟”难以常态开展,利用率低

4.1.4 龙文龙舟的商业化发展处于萌芽阶段

4.1.5 龙文龙舟理论研究匮乏、保护意识淡薄

4.2 漳州龙舟文化发展的机遇

4.2.1 文化多元性发展的背景

4.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机遇

4.2.3 漳台特殊地理历史渊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龙文划龙舟”的地理历史文化优越

5.1.2 “龙文龙舟”造型独特,划桨技术与众不同

5.1.3 “龙文龙舟”的祭祀文化明显

5.1.4 “龙文划龙舟”遵循“族传身教”的传承模式

5.1.5 “龙文龙舟”发展面临一些困境

5.2 建议

5.2.1 坚持龙文龙舟特色,加强交流

5.2.2 重视龙文龙舟的个案研究,扩大宣传

5.2.3 开发漳州民俗资源,促进龙文龙舟发展

5.2.4 加强教育,培养龙舟文化传承人

5.2.5 搭建漳台两岸龙舟文化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致谢

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汇总

展开▼

摘要

龙舟运动蕴含丰富的“龙舟文化”是中国“龙文化”和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和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区域龙舟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机遇和考验。本文选取“漳州龙文区”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借鉴人类学、体育学、民俗学等学科理论,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龙文龙舟”的传承历程、文化特色、特有价值、面临的困境和如何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如下:
  1.“龙文区的龙舟”造型独特。龙文区的龙舟是一种狭长形的船,没有龙头,船头保留传统土船的“鱼头”形象,有鱼嘴、鱼眼、鱼脸等写意性标志;船舷由整个的木头制成称为“押竹”,上面有的会油漆成龙鳞的形状、有的油漆成简单的几何图形,整个区域没有统一标准;船桨中的头桨有4组,起到领桨的作用;尾桨长度较长,尾桨除了产生向前的动力,还需翻出水花宣扬气势称为“龙卷水”,另外必要时需协助舵手控制龙船的行驶方向;船舵有15米长,上面彩绘有醒目的“水仙尊王”四个大字,这也是本区龙舟的符号标志之一。
  2.“龙文区划龙舟”的划桨姿势与众不同。龙文区的“划龙舟”仍传承着祖先传下来的“站立式”划桨,跟该区农耕时期“乘土船——挖河泥——种水稻”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演变关系。这种划桨的姿势和现在整个国家普遍采用的“坐姿”龙舟竞渡有明显的区别,是该区域认同的龙舟特色之一。
  3.“龙文区划龙舟”的祭祀文化明显。“龙文区划龙舟”祭祀“水仙尊王”是该区祭祀文化的主题,龙文区的“水仙尊王”是一群神仙的化身,屈原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保护地方安康的关帝公、保佑出海顺利的其他水神。龙文区拥有龙舟的村社都建有水仙尊王庙,立有水仙尊王牌位,龙舟入水及比赛前后都会举行水仙尊王祭拜仪式。
  4.“龙文区划龙舟”遵循“族传身教”的传承模式。该区对龙舟文化的继承一直保持原有的家族传承,主要是村社中有经验、有权威的长者传给年青人,基本上是靠面对面的言传,手把手的身教,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没有专门负责传播的传承人,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形成这种“族传身教”的集体化传承模式。
  5.“龙文区划龙舟”的问题与建议:发展资金有限,对外交流不足,传承人不明确申遗困难,商业开发尚处于萌芽阶段,理论研究缺乏等问题。建议在非正式制度引导下坚持该区“划龙舟”的特色;政府部门给予资金及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实现该区家庭企业冠名、捐款的支持模式,促进对企业的宣传发展,实现双赢;强化村民对区域龙舟文化特色的认同和保护;加强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实现民俗体育文化产业运转;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传承人,促进“划龙舟”等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