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中村改造”景观设计研究——以厦门市改造及其建设为例
【6h】

“城中村改造”景观设计研究——以厦门市改造及其建设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中村”的概念

1.2.2 城市景观的概念

1.3 国内外相关“城中村”研究之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框架

1.7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中村”的形成原因及现状

2.1 城中村形成的原因

2.1.1 城中村的形成之于政策因素

2.1.2 城中村的形成之于人为因素

2.2 城中村发展的阶段

2.2.1 纯粹农村聚落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

2.2.2 城中村的成长阶段(20世纪80到90年代)

2.2.3 城中村的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2.3 城中村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3.1 自然环境及配套设施问题

2.3.2 违章建筑及用地混乱问题

2.3.3 历史性建筑的保护与修缮问题

2.4 国内现行改造模式

第三章 城中村之实际案例研究

3.1 厦门市概况

3.2 厦门城中村概况

3.2.1 厦门城中村的形成与现状

3.2.2 厦门城中村与其它地区的比较

3.2.3 厦门城中村改造与政府职能部门之关系

3.3 厦门市城中村改造概况

3.3.1 已改造的城中村

3.3.2 改造中的城中村

3.3.3 未改造的城中村

第四章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4.1 国内相关案例分析

4.1.1 广州猎德城中村项目改造

4.1.2 北京南锣鼓巷项目改造

4.1.3 上海新天地项目改造

4.2 国外相关成功案例解读

4.2.1 韩国首尔北村项目改造

4.2.2 荷兰南海博物馆项目改造

第五章 城中村改造景观设计的思考

5.1 指导思想

5.1.1 应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与保护

5.1.2 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5.1.3 应遵循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的原则

5.1.4 应遭循多元化发展的原则

5.2 具体建议

5.2.1 注重肌理的串联

5.2.2 应大量增加廉租房的建设

5.2.3 改善环境

5.2.4 设置景观节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众多拔地而起高楼大厦的不断落成说明了都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同时也使得“城中村”这一脱胎于农村的城市空间得以诞生,由于是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的聚居地,且又缺乏管理,其景观多以“脏、乱、差”的现象存在为主;由此,众多城市都开展了城中村改造的建设项目;其中,“拆迁重建”是最为普遍的做法。然而,此做法易破坏原有的文脉和地缘关系,也易导致千篇一律的水泥森林般的城市面貌出现,这些都不利于城市景观多元化的发展;此外,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居民的需求也往往被忽视。因此,对“城中村”改造的景观设计研究是极为迫切的课题。
  在进行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具体的景观设计使村庄的文化得以延续,使城市及其文化的发展不至于产生断层的现象,并在改善弱势群体居住环境及最终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等方面的讨论,是为本文之议题。
  本文从“城中村”之概念入手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以城中村普遍存在之诸多问题及现行改造模式为分析,试从中总结出些许之于“城中村”景观设计之方法或原则,以期在快速都市化的进程中能对城中村相关之改造提供一定建设性的思路或帮助。

著录项

  • 作者

    姚欣;

  •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

  • 授予单位 厦门大学;
  • 学科 设计艺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蔚青;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4.114;
  •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景观设计; 设计原则; 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