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ERP系统的新成本管理模式构建——以A钢铁企业为例
【6h】

基于ERP系统的新成本管理模式构建——以A钢铁企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ERP和现代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ERP相关理论分析

2.1.1 ERP的内涵

2.1.2 ERP系统的发展与实施现状

2.2 标准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

2.3 作业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

2.3.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2.3.2 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3章 ERP环境下的现行成本管理体系

3.1 ERP现行成本管理的原理和特点

3.1.1 ERP现行成本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

3.1.2 ERP现行成本管理体系的特点

3.2 ERP现行成本管理体系

3.2.1 ERP现行成本管理体系的基础数据文件

3.2.2 ERP现行成本管理体系的成本构成

3.2.3 ERP现行成本管理体系

第4章 ERP环境下的新成本管理模式的构建

4.1 ERP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的理论基础

4.2 ERP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的优势

4.3 基于ERP环境的新成本管理模式构建

4.3.1 新模式的内容界定

4.3.2 新模式的构建基础

4.3.3 新模式核算环节的设计

4.3.4 新模式控制环节的设计

4.3.5 新模式其他环节的设计

第5章 新成本管理模式应用设计

5.1 A钢铁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

5.1.1 A钢铁企业概况

5.1.2 A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5.1.3 A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5.2 A公司实施新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5.2.1 实施新模式的必要性

5.2.2 实施新模式的可行性

5.3 构建基于ERP的新成本管理模式的必要条件

5.3.1 构建或改造ERP系统

5.3.2 数据处理平台

5.4 转炉厂ERP新成本管理模式的设计

5.4.1 转炉厂ERP新成本核算模式的设计

5.4.2 转炉厂ERP新成本控制模式的设计

5.4.3 转炉厂ERP其他成本管理环节的构建

5.5 A公司新成本管理模式的实施建议

5.5.1 新成本管理模式的实施条件

5.5.2 新成本管理模式的实施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企业采用的还是“数量基础成本计算法”,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仍粗略的选择单一分配标准。而现在的经营环境使得间接费用占比越来越大,并且趋于复杂化,现行的分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成本数据被歪曲。另一方面,现行以及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中,都足针对制造过程进行成本管理,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成本管理的范围非常狭隘,应对风险的能力明显缺乏。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制造业构建一个新成本管理模式,以ERP系统作为新模式的数据支撑平台,以作业作为成本管理的核心点,并引入标准成本理念,将成本差异分析细化到作业环节,识别并进一步剔除不增值的作业,采取措施使增值作业的效率得以提高,根据差异分析进行内部流程改造,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规范责任成本管理。另外,本文引入日本的成本企划理念,将成本控制拓展到产品设计阶段,通过多方位控制使得成本管理拓宽到整个供应链,从而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为了考察新模式的应用性,又鉴于国内钢铁企业对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本文选取A钢铁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其构建基于ERP环境的标准作业成本管理体系,并选择转炉厂作为具体试点单位,首先,结合转炉厂的实际情况,划分了6大作业中心、18项作业,以此为基础进行新成本模式的进一步构建;另外,对于成本控制分别产品设计阶段和制造阶段进行设计。本文的构建工作主要从成本预测方面、决策方面、核算方面、控制方面、分析和考核6个部分展开,并重点针对核算和控制环节进行论述。通过研究发现,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将不再局限于一种成本管理方法,而可以基于ERP系统将几种成本管理方法进行融合,取长补短,优化成本管理模式,这一理念也为后期成本管理新模式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