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BNP水平与心功能损害的相关研究
【6h】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BNP水平与心功能损害的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略缩词表

声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合并心功能损害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存在心功能损害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心功能分级、心肌酶、肌钙蛋白(cTnT)、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关系;为临床更好地评价DMD患者的心功能状态、选择最佳治疗时机和方法提供敏感的检测指标。 方法: 1、选取存在心功能损害的DMD患者50例为DMD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男孩25例为对照组。 2、综合纽约心脏协会(NYHA)提供的儿童心脏病患者心功能分级标准和改良ROSS评分法,将DMD组分为心功能I级(14例)、II级(22例)、III级(10例)、IV 级(4例)4个心功能组。 3、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测血浆BNP水平,同时进行心电图、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以及肌钙蛋白(cTnT)检查,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厚度(LVPWT)、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与舒张末期最大流速比值(E/A)。所得相关数据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DMD患者各亚组的BNP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各亚组间BNP水平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BNP水平也逐渐升高(P<0.01)。 2、DMD患者各亚组的CK、CK-MB、cTnT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但各亚组间CK、CK-MB、cTnT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DMD组患者的心电图肢体导联与胸导联的Q波深度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DMD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LVEF、E/A、 LVEDD、LVPWT指标分别与DMD组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及对照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MD组心功能Ⅰ、Ⅱ级患者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DMD患者组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性((r=-0.69,P<0.05),与E/A呈负相关(r=-0.53,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71,P<0.05),与LVPWT呈正相关(r=0.68,P<0.05)。 结论: 1.DMD患者出现心功能损害时,BNP水平多异常升高。 2.DMD患者心功能损害越重,BNP水平越高;BNP水平与心功能损害呈正相关。 3.监测DMD患者的早期心功能损害,血浆BNP水平有较高的灵敏性及客观性,可作为评估DMD患者心功能损害的生化指标。

著录项

  • 作者

    张亮;

  • 作者单位

    贵阳医学院;

  • 授予单位 贵阳医学院;
  • 学科 神经病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田淑芬;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患者;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