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50-1960年代中苏关系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6h】

1950-1960年代中苏关系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1950-1960年代的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经历了蜜月期、磨合期、龃龉期和冲突期四个阶段的变化。在冷战时期形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并长期对立的这一特殊的国际背景中,中苏两党两国关系这种复杂、微妙的变化过程,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政治上看,它一方面促进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使新中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得到了苏联的巨大援助,另一方面又妨碍了中国外交空间的进一步拓展甚至导致中国在较长时期内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它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另一方面又使这种转变呈现了急于求成的状况;它一方面使中国的军事力量增强,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中苏两国的军事对抗。从经济上看,它一方面促使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批门类较全、工业化急需的现代基础工业,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使中国形成了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文化上看,它一方面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教育科技和文学艺术起了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使我们的意识形态呈现“左”的倾向,教育科技和文学艺术带有浓厚的苏联模式。所有这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都将引起我们的反思。 1950-1960年代的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历史证明,两国结盟和对抗都是不成功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应该意识到:现在直至将来始终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睦邻友好合作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这对于推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