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
【6h】

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

2.2 建筑供应链管理

2.3 我国建筑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4 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初选

3.2 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

3.3 建立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4 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说明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4.1 模糊认知图方法

4.2 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步骤

4.3 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间因果关系分析

4.4 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模糊认知图模型的构建

4.5 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初始状态值确定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案例介绍

5.2 案例初始状态值获取

5.3 动态仿真系统设计

5.4 仿真运行

5.5 仿真结果分析

5.6 从精益建造的角度提出改进建议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重要性评估问卷

附录B 有关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定性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C 所有因素的影响关系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下,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成建筑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然而我国建筑供应链管理存在着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因此需加强建筑供应链的绩效管理。研究通过对建筑供应链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供应链管理中的不足,并采取一定措施加以改进,进而提高建筑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首要任务。论文通过文献阅读法和频率统计法对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初选,并通过问卷调查及SPSS软件的可靠性分析、因子分析等最终确定了财务状况、质量情况、敏捷性、交货及可靠性、创新与发展、节点企业密切程度6个一级指标和总资产报酬率、质量合格率、供应链响应时间等25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每个指标的具体含义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文在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上,通过对常见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比较,发现以往的绩效评价方法难以实现动态评价。由于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各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因果影响关系,结合模糊认知图法的特点和原理,提出了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建筑供应链绩效动态评价方法,并设计了运用该方法实施绩效评价的详细步骤,构建了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模糊认知图模型。最后,将以上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实际的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活动中加以应用,以A总承包企业为核心的建筑供应链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收集相关的成本费用率、工程变更率等数据,运用VB编程设计动态系统进行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精益建造的理念,提出准时化生产方式、设计和施工并行设计等改进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陈菲;

  •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侨大学;
  • 学科 建筑与土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叶青;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9;F425.73;
  • 关键词

    建筑工业; 企业管理; 供应链绩效; 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