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典当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6h】

典当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1章 典当制度理论基础

1.1 典当含义概述

1.2 典当的特征和法律属性

1.3 典当与相关概念辨析

第2章 典当纠纷司法裁判困境分析

2.1 动产抵押典当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

2.2 缺乏抵押、质押登记的典当合同效力

2.3 绝当后典当费用及违约金计算问题

2.4 涉及第三人担保典当问题

第3章 典当纠纷裁判困境原因解析

3.1 我国当前的典当立法层次不足

3.2 我国典当立法规则供给不足

3.3 我国典当行业监管规定不足

第4 章 典当纠纷裁判困境之司法应对

4.1 典当纠纷司法裁判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2 典当合同效力认定

4.3 关于绝当后综合费和违约金的认定

4.4 典当中第三人提供担保的效力认定

4.5 破除典当纠纷司法裁判困境的制度设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典当制度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新中国成立之初取缔这一制度,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典当行并未随着融资渠道的多样化走向没落,反而因其融资更加容易和迅速而得到一部分小企业或个人的青睐,典当又重新进入到经济领域中。为了规范典当业,我国制定了专门规范典当纠纷的《典当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但该《办法》系属部门规章,有些规定与物权法、担保法等基本法律存在冲突。由于典当立法的缺位,导致了典当司法纠纷增多,也使得司法实践面临着严重的裁判困境。比如缺乏质(抵)押手续的典当合同或动产抵押合同是否有效、典当合同是否允许第三人提供保证、绝当后综合费和违约金如何计算等等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做法不一,引起许多司法工作者的困惑。为此,本文拟对典当这一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探究其本质属性,厘清其与相关概念之界限,主要针对典当纠纷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难题,在现有立法框架下寻找解决典当纠纷司法适用困境的出路,以期妥善、高效解决典当纠纷,从而使得典当业乃至典当制度能够得到长足稳定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