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螺内酯与氯沙坦对大鼠冠脉微栓塞后心室重构及心室功能的影响
【6h】

螺内酯与氯沙坦对大鼠冠脉微栓塞后心室重构及心室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表

声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与慢性力衰竭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利用大鼠自体血栓微粒造成心肌内小冠脉栓塞,建立大鼠冠脉微栓塞(CME)模型;观察CME后心功能变化及心室重塑;探索参与心室重塑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观察螺内酯对CME后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以及比较螺内酯联合氯沙坦和单用氯沙坦对CME后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以清洁级SD大鼠为研究对象,自心尖部注入大鼠自体血栓微粒造成心肌内微小血管栓塞,建立冠脉微栓塞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对照组(CL组)、假手术组(SO组)、冠脉微栓塞组(ME组)和螺内酯干预组(SP组)、氯沙坦干预组(LO组)、螺内酯联合氯沙坦组(SL组),每组10只。术后28天取血浆及心脏标本。HE染色观察心肌内微小梗死灶数量(Nmmi),放射免疫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及心肌醛固酮(ALD)水平,Marsson染色检测心肌细胞间质胶原容积率(CVF),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TNF-α、IL-1β、活化NFκB水平,硝酸还原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中NO含量。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LNPWT),左室短轴缩短率(LN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小动物多功能生理记录仪记录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腔内压力变化率最大值(±LVdp/dt<,max>)。 结果: 1.大鼠冠脉微栓塞模型的鉴定术后28天,ME组与SO组比较,栓塞心肌内Nmmi显著增加(P<0.01);CVF明显增加(P<0.01)。术后28天,ME组与SO组比较,LVEDD和LVESD明显增大,LVPWT明显减小,LVFS和LVEF明显降低(P均<0.01);LVEDP明显增加,LVSP+Lvan/dt<,max>明显下降(P均<0.01)。 2.CME后神经内分泌一细胞因子系统的变化术后28天,ME组与SO组比较,心肌TNF-α、IL-1增加,活化NFκB水平升高,心肌组织内NO浓度升高。 (P均<0.01)。术后28天,ME组与SO比较,AngII、ALD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 相关性分析显示:LVEF与TNF-α负相关。CVF与IL-1呈正相关,活化NF-κB水平与TNF-α、IL-1表达呈正相关。活化NF-κB水平与心肌心肌组织内NO浓度负相关。 3.螺内酯干预对CME后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作用术后28天,与ME组相比,SP组均能明显减少心肌各种细胞因子表达,升高组织内NO浓度;LVEDD、LVESD明显减小,LNFS明显上升,INEF明显改善;LVEDP明显下降,±INdp/dt<,max>显著上升(P均<0.01)。 4.螺内酯联合氯沙坦与氯沙坦干预对CME后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术后28天,与LO组相比,SL组均能进一步明显减少心肌各种细胞因子表达,进一步增加组织间NO浓度;LVEDD、INESD明显减小,LVFS明显上升,INEF明显改善:LVEDP明显下降,±LVdp/dt<,max>显著上升(P均<0.01)。 结论: 1.利用大鼠自体血栓微粒成功建立大鼠冠脉微栓塞模型。 2.大鼠CME后神经内分泌一细胞因子激活,导致心肌胶原纤维增生及心肌细胞丢失,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受损。 3.螺内酯能抑制神经内分泌一细胞因子激活,减轻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心室重构及改善心功能。 4.螺内酯联合氯沙坦较单用氯沙坦能进一步抑制神经内分泌一细胞因子激活,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减少心室重构并改善心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