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股骨粗隆重建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
【6h】

股骨粗隆重建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前准备

1.2.1 心理指导

1.2.2 全身状况评估

1.2.3 术前训练

1.3 手术方法

附图

1.4 术后处理

结果

讨论

1、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证与禁忌症

2、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合理性

3、手术技术策略

4、修复重建股骨粗隆及股骨矩的重要性

5、围手术期的处理

结论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略缩词表

声明

附:综述: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重建股骨粗隆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01月至2014年01月采用股骨大粗隆骨折予不可吸收普林斯线及微型骨锚钉复位固定,结合生物型股骨柄假体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1例。男患8例,女患13例;年龄80~98岁,平均85.6岁。骨折按Evans-Jenson分型:III型14例,IV型6例,V型1例。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利用两锥度股骨生物柄假体的顺行置入,使骨折的股骨距达到压迫复位与固定,并采用不可吸收普林斯线及微型骨锚钉对大粗隆粉碎性骨折进行解剖复位与固定。术后1、3、6、12个月分别于骨科门诊复查,了解人工假体与骨界面骨愈合情况,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
  结果:所有病例随访3-36个月,平均23.5个月。21例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均达到了髋臼及股骨柄的生物性压配与稳定,术后3个月大粗隆骨折处均获骨性愈合。术后6月 Harris髋关节评分为(90.6±4.4)分,最后随访维持在(93.1±2.9)分,患者满意度好。
  结论:采用不可吸收普林斯线及微型骨锚钉对大粗隆不稳定性骨折进行解剖复位与固定,结合两锥度股骨生物柄假体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获得良好的骨折固定与假体稳定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