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肝癌介入后二期切除的疗效分析(附50例报告)
【6h】

原发性肝癌介入后二期切除的疗效分析(附50例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一览表

声明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原发性肝癌二期手术研究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探讨肝癌介入后二期切除疗效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临床采取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部分病人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4年6月至2007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一期介入治疗并获得二期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通过对相关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二期切除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 结果: 1、截至2007年10月20日,二期手术的50例肝癌患者中回访46例,失访4例,随访率93%,二期手术后半年、1年、2年复发率分别为25%、45%、65%,术后1年、2年、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5%,35%,22%,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59%、36%。 2、Cox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示:可能影响二期切除术后复发的23个因素中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的是血管癌栓(P<0.05,RR=5.349)、介入次数(TACE)(P<0.05,RR=1.620)、切除时肿瘤大小(P<0.05,RR=1.301)、末次介入与二期手术间隔时间(P<0.05,RR=1.102),而可能影响二期切除预后的24个因素中血管癌栓(P<0.05,RR:7.639)、介入次数(TACE)(P<0.05,RR=1.960)、切除时肿瘤大小(P<0.05,RR=1.549)、末次介入与二期手术间隔时间(P<0.05,RR=1.156)、术后复发再治疗措施(P<0.05,RR=0.659)这5个因素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论: 1、血管癌栓、切除时肿瘤大小、介入次数(TACE)、末次介入与二期手术间隔时间是影响二期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2、血管癌栓、切除时肿瘤大小、介入次数(TACE)、末次介入与二期切除间隔时间、术后复发再治疗措施是影响二期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3、肝癌二期切除术前介入治疗多以1~2次为宜,末次治疗后多于2~3个月内行二期切除治疗对减少术后复发、延长生存期有一定积极意义,而术中采用局部根治性切除对术后疗效无明显影响,但可减少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

著录项

  • 作者

    王长园;

  •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
  • 学科 普通外科学(肝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长玉;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肝肿瘤;
  •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二期切除术; 末次介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