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电双频指数和熵指数监测老年患者麻醉深度的比较研究
【6h】

脑电双频指数和熵指数监测老年患者麻醉深度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论文参考文献

致 谢

综 述:全身麻醉度监测技术的进展

附 图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和熵指数在老年患者硬膜外复合丙泊酚靶控静脉全麻中麻醉深度监测的可行性、准确性,并比较其优越性。 方法:择期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老年胃癌患者40例,均采用硬膜外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全麻的麻醉方法;应用阶梯式靶控输注丙泊酚诱导,术中持续硬膜外给药并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持续靶控静脉输注,根据肌松监测间断给予维库溴胺,并分别以所测得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及反应熵(RE)、状态熵(SE)启动反馈调节环路,调节丙泊酚用量,记录不同时间节点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BIS、RE、SE及停药后苏醒时间、停药后拔管时间、手术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术中知晓的发生与否。 结果:应用阶梯式靶控输注丙泊酚诱导时,BIS和RE、SE均随着丙泊酚靶控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它们与丙泊酚靶控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9和0.869、0.902。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等生命征平稳,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过程中BIS及SE均稳定维持在60左右;停药后,BIS和RE、SE均随意识恢复而升高,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气管插管前相比,所有患者仅在手术探查时及插管、拔管时,BIS和RE、SE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停药后的拔管及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一例发生术中知晓。 结论: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中施行硬膜外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全麻时,BIS和RE、SE均可准确反映其麻醉深度,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即在麻醉深度监测上,熵指数同脑电双频指数一样准确可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