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62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研究
【6h】

62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诊断和治疗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诊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998年1月~200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散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与VHL病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术后疗效;并对本组病例进行长期随访;对有明确家族史的2个家系进行本疾病家系调查并绘制家系图。 结果:全组62例患者,男性37例、女性25例;年龄9~73岁,平均36.2岁。HBs多位于后颅窝,囊性45例,实性17例。10例符合von Hippel—Lindau病诊断,VHL病相关性HBs组平均发病年龄28.0±14.1岁,散发性HBs组平均发病年龄37.6±13.1岁;病灶多发率:VHL病组为60%,散发组为8%。6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50例获得全切;其中8例行γ-刀放射治疗;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7.4%,围手术期死亡2例。40例病人的出院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1例症状改善,6例患者症状不变,3例加重,2例死亡;。51例病人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8.5年,平均27.7个月;发现复发及新发12例,其中6例VHL病相关性HBs患者术后复发或新发,6例散发性HBs术后复发。发现2个HB家族,并绘制HB家系图。 结论:颅内血管网状母细胞瘤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本病诊断;血管母细胞瘤适于手术治疗,肿瘤全切可治愈本病。囊性病变一般易于切除,效果满意;但实质性、家族性、VHL病、多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HB)特别是位于脑干、脊髓时治疗仍较困难;术后肿瘤残余,多发小病灶可行伽马刀放射治疗。vonHippel—Lindau病相关性血管母细胞瘤较散发行血管母细胞瘤发病年龄较小,多呈多发病灶,术后较易复发或新发,预后较差,临床医生应加强对VHL病的重视,凡是VHL病患者均应终生随访。对临床上发现的HB家族,对其家族存活成员应予详细调查,并予长期随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