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螺内酯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6h】

螺内酯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表

声明

引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醛固酮及其拮抗剂与肺纤维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展开▼

摘要

实验目的:
   本研究通过一次性灌胃建立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观察螺内酯能否阻抑PQ中毒大鼠肺纤维化,以揭示PQ中毒致肺纤维化部分机理及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干预机制。
   实验方法:
   63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百草枯染毒组(Paraquat,PQ组)、百草枯+螺内酯治疗组(Paraquat+Spironolactone,PQ+SPI组)。各组大鼠按观察时点7d、14d、28d随机又分成三个亚组,每亚组7只。PQ组和PQ+SPI组大鼠于实验开始一次性PQ(80mg/kg)灌胃染毒而Control组给予2ml生理盐水灌胃。灌胃后2小时,PQ+SPI组大鼠每日予以螺内酯(Spironolactone,100mg/kg)1次灌胃干预,而PQ组和Control组则予以生理盐水2ml灌胃。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第7d、14d、28d处死,处死前开胸获取血及肺组织,记录各时点各组大鼠体重、肺湿重以比较体重变化及肺系数。取右肺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且取左肺部分组织测定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的变化以判定肺损伤、肺纤维化的程度;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及左肺剩余组织醛固酮(Aldosterone,ALD)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TGF-β1、α-SMA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
   实验结果:
   (1)PQ组大鼠染毒后中毒反应重,体重增量明显减少,各时点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积分及肺系数、肺组织中HYP含量均较Control组明显增高(P<0.01)。各时点血浆及肺组织中ALD含量均明显高于Control组,第14d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各时点TGF-β1、α-SMA蛋白表达的MOD值均高于Control组及PQ+SPI组,第14d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2)PQ+SPI组大鼠染毒后中毒表现较PQ组轻,体重增量也较PQ组少,各时点肺组织病理变化与PQ组相似,但程度有所减轻,各时点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积分均较PQ组有所减轻(P<0.05或P<0.01)。各时点肺系数、肺组织中HYP含量均高于Control组,但较PQ组均有所降低(P<0.01)。各时点血浆及肺组织中ALD水平均较同时间点PQ组和Control组升高,第14d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各时点TGF-β1蛋白表达的MOD值均高于Control组,但较PQ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肺组织第7d时α-SMA蛋白表达的MOD值与PQ组和Control组相比,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第14d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通过一次性PQ(80mg/kg)灌胃染毒可成功建立PQ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符合临床PQ中毒途径。ALD、TGF-β1、α-SMA可能均参与PQ中毒致肺纤维化的发病进程。螺内酯对实验性PQ中毒大鼠肺纤维化有一定程度的阻抑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ALD受体,抑制TGF-β1、α-SMA蛋白的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