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霉素产生菌的选育、发酵条件优化及组分的研究
【6h】

抗霉素产生菌的选育、发酵条件优化及组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抗霉素产生菌的诱变育种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与讨论

3.小结

第二部分 菌株No.1-095发酵条件优化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与讨论

3.小结

第三部分 抗霉素产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与讨论

3.小结

第四部分 化合物结构鉴定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与讨论

3.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综述:前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展开▼

摘要

抗霉素(Antimycin)是一族多组分混合物,具有相同的九元环双内酯母核,但侧链结构不同,A3是最主要的组分。自20世纪40年代作为抗真菌活性物质被发现以来,抗霉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其还具有抗癌、心脏保护、抑制线粒体呼吸等作用,抗霉素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为了提高抗霉素发酵水平,采用紫外线和氯化锂复合诱变处理,筛选到1株高产稳定的突变株No.1-095,并对该菌株进行发酵工艺优化,使抗霉素效价达到356mg/L,较原始菌株FIM-04114提高163.7%,同时进行了50升和1.5吨中试放大试验(效价分别为206mg/L和194mg/L)。建立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方法对抗霉素的混合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分析抗霉素同系物的结构,确定15个组分为抗霉素类抗生素,并分离到AntimycinA1、AntimycinA2、AntimycinA3、AntimycinA4、AntimycinA10单组份。在对抗霉素同系物进行研究的同时,发现一个非抗霉素同系物组分L1,其与抗霉素同系物在理化性质方面有所差异,需应用核磁共振碳谱和氢谱、X-单晶衍射等其他结构鉴定方法进行进一步结构解析,以确定该组分的化学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