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锥形束CT研究盆腔肿瘤放射治疗分次间及分次内的摆位误差
【6h】

应用锥形束CT研究盆腔肿瘤放射治疗分次间及分次内的摆位误差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语表

声明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研究现状、应用及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IGRT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研究盆腔肿瘤放疗分次间及分次内的摆位误差,计算CTV到PTV的外放边界(MPTV),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首先应用ELEKTASynergyIGRT直线加速器系统治疗盆腔肿瘤24例,获取365次首次摆位后CBCT数据,测量出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3个方向的线性误差以及分别以X、Y、Z轴旋转形成相应的U、V、W旋转误差,分析并在线纠正摆位误差。其中13例患者分别在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纠正后及治疗后进行CTCB扫描,共获取600次CBCT数据,分析分次间、分次内的摆位误差,了解IGRT对摆位误差在线纠正情况、计算摆位误差纠正前、后MPTV。其次,采用自身配对设计对8例接受根治性放疗前列腺癌患者,应用前期实验获得的纠正前、后MPTV分别设计两套模拟治疗计划,A组采用纠正前MPTV,B组采用纠正后MPTV。比较两套计划间的剂量分布差异。
   结果:1)24例患者共行365次首次摆位后CBCT扫描,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Y、Z方向上分别为(0.73±1.67)mm、(0.11±4.69)mm、(-1.77±2.60)mm,U、V、W方向上分别为(0.81±1.11)°、(-0.01±1.18)°、(-0.39±0.88)°;2)纠正后的摆位误差显著低于首次摆位后的摆位误差(p<0.05);3)治疗后的摆位误差除了V轴、W轴外,其余方向的摆位误差较纠正后显著增加(p<0.05);4)根据vanHerk等的MPTV计算公式,纠正前X、Y、Z方向的MPTV分别为4.93mm、12.63mm、7.06mm,纠正后X、Y、Z方向的MPTV分别为1.25mm、2.43mm、1.67mm。5)采用IGRT技术,减小PTV外放边界,显著降低膀胱、直肠受量,降低直肠并发症发生率。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本组病例的盆腔肿瘤放疗时头脚方向摆位误差最大,前后方向次之,左右方向最小,旋转误差一般不超过3°。(2)应用CBCT实施IGRT,可在线实时纠正分次间的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的精确度;(3)盆腔肿瘤放疗过程中分次内误差明显,在计算MPTV时应予考虑;(4)治疗盆腔肿瘤时,如未采用IGRT技术,MPTV考虑左右方向5mm,头脚方向15mm,前后方向10mm;应用CBCT引导放疗时,可减小PTV外放边界,显著降低正常器官受量,MPTV可缩小至所有方向均为3mm。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