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外周血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培养及其DC-STAMP的表达研究
【6h】

人外周血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培养及其DC-STAMP的表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释义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

2.2树突状细胞的鉴定及功能测定

2.3 实时定量RT-PCR测定DC中DC-STAMP的表达

2.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PBMNC免疫磁珠分选前后细胞活力及免疫表型的测定

1.1 细胞存活率测定

1.2 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DCs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1 . 3 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细胞的CD 14、CD 83、C D86的表达情况

1 . 4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1.5实时定量PCR对体外培养细胞的DC-STAMP mRNA表达水平进行动态观察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诱导培养人外周血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olDCs)并动态观察TolDCs诱导过程树突状细胞-特异性跨膜蛋白(dendritic cells-specific transmembrane protein,DC-STAMP)mRNA的表达水平。
  方法:(1)免疫磁珠分选法获得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采用细胞因子GM-CSF、IL-4、地塞米松和LPS联合培养诱导TolDCs;(2)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83、CD86和CD14的表达,并将培养的细胞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观察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3)采用实时定量PCR对TolDCs诱导培养过程中DC-STAMP mRNA表达水平进行动态观察。
  结果:(1)CD14+单核细胞经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 rop ha 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培养后胞体变大,出现树枝状突起,为典型的成熟DCs形态,加地塞米松磷酸钠(Dex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Dex)诱导培养后胞体亦变大,但未见明显树枝状突起,缺乏典型的成熟DCs形态;(2)CD14+单核细胞经GM-CSF、IL-4培养后使CD83和CD86表达上调,CD14表达下调,加Dex联合诱导培养后DCs表面CD83、CD86表达下调、CD14表达上调,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增殖反应明显减弱,显示TolDCs的免疫表型和功能特性;(3)CD14+单核细胞经GM-CSF、IL-4培养后DC-STAMP mRNA的表达水平随培养时间延长降低,加入Dex联合诱导后表达水平明显增加。
  结论: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采用GM-CSF、IL-4和Dex联合培养可诱导TolDCs生成,DC-STAMP可能与DCs的致耐受功能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